作为白鹿书院的举子到博陵应考,当时还自我感觉有些良好,想着虽然进士科取士人数极少,但说不定,削尖了脑袋拼一拼还是有希望的。
可是真的到了博陵,在肆作台这边见识了之后,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
这儿可是汇聚了所有大苍能人的地方。
进士科更是能者中的最强者才能考取的。
白二娘自认未必能有这本事,若是看不清自身才能的话,很有可能会像朱六娘她们一样,年近三十甚至四十,依旧飘荡在博陵,靠打些零工,或者是家里救济,就这样不知道目的地在何处,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成功,一直耗下去。
若是改考明经科的话,即便往后官途走得比较慢,也无法登顶,但对白二娘而言,有官职和稳定的俸禄也就足够了。
她并没有童少悬想要成为丞相,治理国家匡扶社稷的庞大野心。
她只希望能够让已经渐渐老去的耶娘,下半辈子能倚仗着她过得更好一些。
要是能够在博陵安家的话,那就是喜事中的喜事,她这一辈子也就没有别的盼头了。
可是要是连努力都没有努力过的话,白二娘又有一些不甘心。
万一呢?万一我真的考上进士了呢?那可不是被自己目光短浅耽误了吗?
白二娘在这边做思想斗争,却见一男子站在了肆作台前,指着童少悬的《容物》说:
“今日有哪位雅士能够将这篇文章驳倒,赏银一千两!”
那男子声调偏细,偏偏声音却很大,这一声喊出来,别说是肆作台这边的人,在西市大门口进进出出的路人也全部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一千两赏银,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够这些穷学生在博陵生活许多年了。
虽说这人口气不小,且看上去有些无礼,但因为赏金实在太诱人,让闻者全都低低地惊叹了一声。
有人忍不住问道:“一千两,你说的可是真的?没蒙人吗?”
那男子身上穿着一身精致的暗纹长衫,腰间配着一个锦囊,看上去就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厮。
那男人对着疑问的人笑了笑,从怀里抽出几张银票,铺在肆作台前专门用来写作的台面上。
众人一看,的确是一千两整!
葛寻晴在一旁,瞧这人行径古怪似乎刻意来找麻烦的,转头问童少悬说:
“这是谁啊?你最近可是结了什么仇人?刻意给你找难堪的吗?”
童少悬摇了摇头,盯着那个小厮。
要说最近有所交锋的,除了澜宛之外,便是杨氏她们一家人了。
这个小厮看上去富贵得很,应该和杨氏她们没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澜宛派人挑事?
可如果澜宛这么做的话岂不是与吕简的意愿背道而驰?
无论这人是谁,显然是针对童少悬,想来削减她的名气的。
瞧这些举子为了一千两,全都卯起来写文章,童少悬轻笑了一声,往不远处的那辆马车看,那小厮似乎就是从这辆马车上下来的。
马车十分低调,没有挂任何家族的牌符,也没有特殊的饰物,一眼瞧上去无法识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