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清灭亡启示录二 > 第十三章 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第2页)

第十三章 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第2页)

在接到李鸿章的第二次请求后,李秉衡很大方:那就派1500人过去吧!但他们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另外一种身份的人群——民工。

他们是平时负责修黄河大堤的民夫,以军事化组织和管理编成“河防军”,每300人编成一营,每营有一件共用的武器——鸟铳或者抬枪,其余的就是扁担锄头了。

见到李秉衡一直在敷衍,李鸿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威海陆路炮台统领戴宗骞想办法。荣成的防务是归李秉衡管的,不归戴宗骞管,戴宗骞只好“越权”向荣成派出了300名正规军,配备四门行营炮——于是就有了这1800人。

面对这1800人的弱旅,荣成日军用几发炮弹解决战斗,然后轻松完成登陆。日军的行动是迅速的,三万多名日军、三四千匹战马,大量武器弹药,只用了五天完成全部登陆。

李鸿章没有求到李秉衡的援兵,但是,在日军登陆期间,光绪曾向李鸿章下达命令,要求北洋舰队出动,从威海基地开到荣成阻截日军登陆,而李鸿章也并没有执行这一命令。在他看来,北洋舰队只有老老实实待在威海基地,才是安全的。

日军登陆后,大山岩在荣成县城设立了上岸后的第一个司令部。日军接下来的行动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他们即将进攻威海。

由于威海兵力空虚,而李秉衡的重兵仍然集结在烟台、蓬莱一带没动,李鸿章只好再一次请求李秉衡增派援兵,但李秉衡表示:就算我把整个大军都派过来,总兵力也只有日军的一半,我要先向朝廷求援军,请军机处出面派大军驰援山东。

李秉衡请求朝廷加派援军的急电发到了军机处。李秉衡和李鸿章都在等待着朝廷的援兵,等着吧,耐心一点,一定会有结果的。

有人可能要问了,作为国防大省,山东全省的兵力为何会如此之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山东原本的兵力是不止这些的,但他们被调走了。

调往了哪里?奉天。

当日军在东北进攻危及奉天的时候,朝廷在奉天周边集结了10万兵力,现在,日军在东北战场还留有第一军和部分第二军,只要日军不撤,朝廷就不敢调走奉天周边的重兵,哪怕总兵力是日军的好几倍,也不敢调走一兵一卒——因为那里是“陵寝重地”。

所以,尽管在东北的日军采取了守势,而且离奉天还很远,尽管军机大臣们知道当务之急是将奉天一带的山东军回调,但没有人敢上这个折子。

还是别找骂了吧。奉天的死人是要比山东的活人还重要的,这就是朝廷的逻辑。

那么就近调天津的吧?王公们更不会同意了。

天津乃京城门户,京畿重地,大家的金银财宝以及豪宅名马都留在京城,万一京城有失,谁可担罪?虽然大部分迹象显示,荣成日军下一步将进攻威海,但谁能保证他们不绕道进攻北京?日军狡猾狡猾的有,不得不防啊。

所以,无论旧都奉天还是新都北京的守军,都是不能调的,前者是死去的权力阶层安葬的地方,后者是现在的权力阶层生活的地方,从这两个地方调一兵一马也不行。李鸿章很明白朝廷的心思,提出了他的战略:海军严防渤海以固京畿,陆军力保奉天以安陵寝。不出所料,这个战略很快得到朝廷(慈禧)的批准。还是李大人聪明啊。

军机处最终决定:调南方的!上次为协防旅顺,调动的是福建的部队,这次调贵州的好了。

李秉衡大人正眼巴巴地等待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率领的云贵援兵到来。这支援兵最终在什么时间会到达,我们以后会知道。不过,在李秉衡看来,既然他没有得到朝廷的援军,而日本军舰仍然在蓬莱、烟台打炮,他就不能把大军派向威海。尽管从烟台到威海十分的方便,但调兵又不是去上个班,不是路途的方便能起决定作用的。

好吧,从慈禧、光绪到李鸿章、李秉衡,从最高统治者到总指挥到中层将领,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账。所谓指挥混乱,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一致的战略,它并不是来自别的地方,而是来自清国最高权力中心——皇宫。

这真是一场自上而下开始的大混乱。现在我们知道了,威海陆路防卫面临的情况是:无援军。威海的陆军只能依靠5000人去对付日军的三万大军,一个兵的援军也没有,你们守吧!

1895年1月25日,日军离开荣成向威海进发了。这将是一场炮台的攻击和守卫之战。当荣成的日军还在登陆状态,没有完全登陆时,威海陆军统领戴宗骞向他的领导李鸿章提出自己应该率军主动出击,去荣成阻截日军。即使不能阻截,也能够以游击之战骚扰迟滞日军向威海的进军,为威海等来援军赢得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