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讲了什么 >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第1页)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第1页)

希特勒想把他的书题名为《四年半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但是负责出版这本书的纳粹党出版社有实际头脑的经理马克斯·阿曼不喜欢这个累赘的而没有生意眼的书名,把它改成简短的《我的奋斗》。阿曼对这本书的内容大感失望。他原来以为这是一本有趣的个人故事,希特勒会详细记述他怎么样从一个维也纳的默默无闻的「工人」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人物。而我们已经知道,这本书里自传的成分很少。那个纳粹党出版社经理原来也指望这是一本描写啤酒馆政变的内幕书,他相信,其中的精采场面和勾心斗角的情况,读起来一定使人很感兴趣。但是当时正是党最不走运的时候,希特勒这个精明狡猾的人深知不能再去翻老帐。《我的奋斗》中几乎一句话也没有提到失败的政变。

第一卷是在一九二五年秋天出版的。全书约四百页,售价十二马克(折合三美元),大约比当时德国出版的大多数书籍定价贵一倍。它在当时并没有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阿曼吹嘘说,第一年售出了二万三千本,以后销售量继续上升,这种说法,在反纳粹人士中间没有人轻易置信。

由于盟国在一九四五年缴获了纳粹党的埃那出版社的版税清单,《我的奋斗》实际销售额现在已经弄清楚了。一九二五年销了九千四百七十三本,此后三年中,销售额逐年下降。上下卷算在一起,一九二六年跌到六千九百一十三本,一九二七年跌到五千六百零七本,一九二八年只有三千零一十五本。一九二九年稍许增加:一点,为七千六百六十四本。一九三○年纳粹党走运后,销路也随之增加,当时出版了一卷装的廉价本,只售八马克,销路达五万四千零八十六本,次年稍有下降,为五万零八百零八本,一九三二年增至九万零三百五十一本。

头七年平均来算,希特勒的版税已是相当可观的,从一九二五年起,这就成了他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比起他在一九三三年担任总理那一年收入的版税来,上述几年就简直算不得什么了。希特勒担任总理的头一年,《我的奋斗》销了一百万本,他的版税收入(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起他的版税率从十%增至十五%)达一百多万马克(折合约三十万美元),使他成了德国最时行的作家,也是第一次成了百万富翁。「除了圣经以外,在纳粹政权下,没有别的书有这么好的销路,当时家家户户的桌子上都有这本书,否则就会感到不太安全。在一对青年男女结婚的时候,向新郎新娘送一本《我的奋斗》,几乎是一种义务——当然也是很得体的。而且学童们不论从什么学校毕业,也几乎人人会得到一本。到一九四○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年,这本纳粹党圣经在德国已经销售了六百万本。

像大多数的作家一样,希特勒同他的所得税征收员也有纠葛,至少——我们不久就会谈到——在他成为德国的独裁者之前是如此。并不是每一个买了一本《我的奋斗》的德国人都一定读过这本书。我听到过不少纳粹党的忠实信徒表示,这本书读起来太枯燥乏味了,也有不少人私下承认,他们从来没有读完这本臃肿冗长、共有七百八十二页的厚书。但是可以这样说,要是在一九三三年之前德国有更多的非纳粹党人读了这本书,要是外国政治家在还不太晚的时候仔细读了这本书,德国和全世界本来是可以免于一场灾祸的。因为,不论你对阿道夫·希特勒可能提出什么其他的谴责,你决不能谴责他没有用书面精确地写下,如果他一旦掌权的话他要把德国变成为怎样的一个国家,他要用德国的武力征服把世界变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在这本富有启示性的书里,他极其详尽地描绘了第三帝国的蓝图,特别是描绘了他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的胜利年代里强加给被征服的欧洲的野蛮的新秩序的蓝图,其露骨率直,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希特勒的基本思想是他在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在维也纳形成的,这有他自己的话为证,他说,在这以后,他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他的思想一点也没有什么改变。当他在一九一三年二十四岁的那一年离开奥地利去德国的时候,他心中充满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激烈热情,充满了对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的刻骨仇恨,并且确信上帝选择了亚利安人,特别是日耳曼人,做主宰种族。

在《我的奋斗》中,他发展了他的看法,并把这些看法具体应用到这样一个问题上去:不仅要使战败的混乱不堪的德国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伟大的地位,而且要建立一个新式的国家,这个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要包括所有当时住在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在这个国家里要确立元首——他本人——的绝对独裁权力,在元首身边的是一批承上启下的较为次要的领袖。因此,这本书的内容首先是,未来德国国家和它有朝一日能成为——作者在最后一页所说的——「地球主人」所依靠的手段的轮廓概述,其次是一种看法,一种人生观,或者用希特勒最喜欢说的德文词儿,一种Weltanschauung(世界观)。在二十世纪一个正常人看来,这种人生观一望而知是一个一知半解、没有教育的神经病人所想出来的荒诞可笑的大杂烩。但是重要的是,竟然有成百万的德国人狂热地信奉它,而且如果说它给他们——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带来了最终毁灭的话,它也给住在德国境内,特别是住在德国境外的成百万无辜的、善良的人带来了毁灭。

那么,新帝国如何恢复它的世界大国地位,如何接着走向世界霸权呢?希特勒在第一卷中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第一卷大部分是一九二四年他在监牢里写的。在一九二六年完成的第二卷中,他又更加详尽地谈到了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希特勒说,法国的目的总是要造成一个「肢解的破碎的德国——一些拼凑起来的小国家」。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我是一个法国人——我的行动同克莱孟梭不能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因此,必须「对法国来一次最后的总算账——一场最后的决战——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结束我们自己同法国的永无休止的、基本上没有任何结果的斗争;当然首先要假定,德国实际上不过是把灭亡法国当作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在将来能够为我国人民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

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什么地方?希特勒由此就谈到了他对于他担任德国的统治者以后要忠实执行的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想法的核心。他直率他说,德国必须在东方进行扩张——主要牺牲俄国。

在《我的奋斗》第一卷中,希特勒详尽地谈到了这个Lebensraum(生存空间)的问题,这是一个至死还萦绕在他脑子里的问题。他宣称,霍亨佐伦帝国在非洲猎取殖民地犯了错误。「领土(扩张)政策是不能在喀麦隆实现的,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实现。」但是欧洲的土地都已被占有了。不错,希特勒承认这一点,「但是大自然并没有为任何民族或种族保留这片土地的未来占有权;相反,这片土地是为有力量占有它的人民而存在的」。要是目前的占有者反对,那么怎么办呢?「那么,自保的法则就要起作用。不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

希特勒继续分析德国战前外交政策的盲目性,他说,要取得新土地「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好像在第一卷中还没有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说明白一样,在第二卷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

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不考虑「传统」和偏见,必须敢于团结我国人民及其力量走上这条能够引导我国人民从目前有限的生存空间走向新土地的道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必须努力消灭我国人口与我国面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把后者不仅视为强权政治的基础,并且也视为粮食的来源——我们必须毫不退缩地坚持自己的目标——为德国人民取得他们有权享有的土地——

德国人民有权享有多少土地?希特勒轻蔑他说,「关于将来一点也没有创造性政治思想」的资产阶级,一直在要求恢复一九一四年德国的疆界。

要求恢复一九一四年的疆界,在政治上是一件荒谬可笑的事,其荒谬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使这种要求几乎成为一种罪行。且不谈一九一四年的德国疆界是一点也不合理的。因为在实际上,当时的疆界并没有把所有日耳曼人民都包括在内,从这一点来说,它是不完全的,同时在军事地理的考虑方面它也是不合理的。当时的疆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政治行动的结果,而是在一场政治斗争中的暂时疆界,这场政治斗争目前还谈不上结束——我们完全有理由,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更有理由,可以在德国历史上挑选某个其他年代作为标准,宣布以恢复当时的情况作为外交政策目标。

希特勒的「标准年代」要回到六个世纪以前日耳曼人正在把斯拉夫人赶回东方去的年代,必须恢复东进。「今天我们在欧洲有八○○○万日耳曼人!只有在过了一百年以后,这个大陆上有二.五亿日耳曼人的时候,这一外交政策才会被承认是正确的,」而且这二.五亿日耳曼人都是在扩张了的新帝国的版图之内。

显然,还有一些其他民族也得为这么多日耳曼人腾出地方来。他们是哪些民族呢?

因此,我们国家社会党人——要继承我们在六百年以前中断了的事业。我们要中止日耳曼人不断向南和向西的移动,而把我们的目光转向东方的土地。今天我们来谈欧洲的土地,我们指的首先只能是俄国和它的藩国。

希特勒说,在这方面,命运待德国不薄,它把俄国交给了布尔什维主义,而在他看来,这实际上意味着把俄国交给了犹太人。他高兴地说道:「这个东方大帝国崩溃在即。犹太人在俄国的统治的结束,也是俄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末日。」因此希特勒言下之意是,东方的大草原可以在俄国崩溃的时候轻而易举地取过来,而不需要德国人流很多的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