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讲了什么 >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第1页)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第1页)

西线那里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几乎没有放过一枪。德国的老百姓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Sitzkrieg。在西方,人们也很快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假战争」。在这里,正如那位英国将军J.F·C·富勒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二十六个(德国)师,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

对这种情况,德国人是不是感到意外呢?一点也不。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八月十四日最初那篇日记中就详尽地估计了一旦德国进攻波兰时西线方面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他认为法国「多半不会」采取攻势。他相信法国绝不会「不顾比利时人的意愿」假道比利时出兵。他的结论是,法国方面会继续采取守势。前面已经谈到,当九月七日波兰军队的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哈尔德就已经忙于制定把德军西调的计划了。

那天晚上,他记下了勃劳希契那天下午同希特勒商谈的结果。

西方的动向尚不清楚,从某些迹象来看,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法国内阁缺乏果敢的气魄,英国方面也开始透露出在进行清醒考虑的迹象。过了两天,希特勒发出了第三号作战指令,命令作好准备,让陆空军部队从波兰调往西线。但是不一定就打。指令规定「即使在英国——和法国迟疑地启衅之后,我军地面部队(或)——我方飞机每次越过西部国境,(以及)对于英国的每一次空袭,都必须有我的明确命令」。

法国和英国对波兰作过什么保证?在它一旦受到攻击时,它们将怎样做?英国的保证是泛泛的一般性的,但法国的保证是明确的。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九日的法波军事协议对此曾有明文规定。该条约载明,法国方面将「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不出三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发动攻势」。如今总动员令已在九月一日宣布。条约还进一步规定,「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第十五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当波兰副参谋总长雅克林兹上校问到法国能够派出多少部队参加这一大规模的进攻时,甘末林将军曾经告诉他,法国届时大约可以派出三十五个到三十八个师。但是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八月二十三日,当德国对波兰的进攻眼看就要爆发的时候,那位胆怯的法国统帅却告诉他的政府说,「要到大概不到两年以后——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之间」他才可能发动一场真正的攻势,他还说,这是假定到那个时候法国能得到「英国部队和美国装备的帮助」。

的确,在战争一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英国能派到法国去的部队是少得可怜的。到了十月十一日,波兰战事结束了三个星期以后,英国才派了四个师——十五万八千人——到法国去。丘吉尔称之为「象征性的帮助」。富勒指出,直到十二月九日英国方面才第一次有了伤亡——有一个外出巡逻的班长被击毙。富勒说:「自从莫利内拉和扎戈那拉之战以来还未见过这样不流血的战争。」

那些德国将领们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的时候,一致认为波兰战役期间西方国家没有在西线发动进攻,是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哈尔德将军说)只有几乎完全不顾我们的西部边境,我们才有可能在对波兰的进攻中取得胜利。如果法国人当时看出了局势的必然规律,利用德军在波兰交战无暇分身的这个机会,他们本来是有可能在我们无法防御的情况下跨过莱因河,威胁鲁尔区的,而鲁尔区对德国作战具有莫大的决定性意义。

(约德尔将军也说)——如果说我们没有在一九三九年崩溃,那仅仅是由于在波兰战役期间,英法两国将近一百一十个师在西方对德国的二十三个师完全接兵未动的缘故。对此,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将军补充道:

我们军人一直担心法国会在波兰战役期间发动进攻,结果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假使法国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会只是德国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那么,在西线对德军具有压倒优势的法军(最初的两个英国师直到十月初才部署好),为什么没有像甘末林将军和法国政府以书面保证的那样发动进攻呢?

说来原因很多:首先是法国最高统帅部、政府和人民当中的失败主义情绪;其次是法国人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惨重、元气大伤记忆犹新,他们决心只要能够避免就一定要避免再遭受这样一场杀戮;第三,到九月中旬,波兰军队的惨败使他们感到德国人不久就能把优势兵力调往西线,从而把法国最初取得的一点进展一扫而空;还有就是对于德国武器和空中优势的恐惧心理。真的,法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坚决要求英国空军不去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生怕法国工厂会遭受到报复性的打击,殊不知对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如果进行全力轰炸,很可能使德国遭到致命打击。许多德国将领后来承认,这是他们在九月间最担心的一件事。

从根本上来说,对于法国为什么没有在九月间对德国发动进攻这个问题,丘吉尔的话可能是最好的解答。他写道:「这场战争实际上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输掉了。」一九三八年在慕尼黑的时候,一九三六年在德国重新占领莱因兰的时候,以及一九三五年在希特勒悍然不顾凡尔赛条约宣布实行征兵制的时候,就输掉了。由于盟国方面几次可悲地畏缩逡巡,如今就不得不付出代价,可是巴黎和伦敦却仿佛以为静坐不动就可能把那笔债躲过去似的。但是在海上却有战斗。

德国的海军不像西线的陆军那样受到禁令的限制,在宣战的第一个星期内就击沉了十一艘英国船舰,总吨位为六万四千五百九十五吨,几乎等于一九一七年四月德国潜艇战最猖獗时英国在一周中所损失的半数,当时英国的处境岌岌可危。但英国的损失往后逐渐减少,第二个星期损失了五万三千五百六十一吨,第三个星期为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吨,而第四个星期只损失了四千六百四十六吨——九月分总计被潜艇击沉的船只为二十六艘并十三万五千五百五十二吨,被水雷炸沉的为三艘共一万六千四百八十八吨。「

这种损失的陡然减少,有一个原因是英国人所不知道的。九月七日,雷德尔海军元帅同希特勒作了一次长时间的商谈。由于在波兰旗开得胜以及法国并未在西线发动进攻而大喜过望的希特勒,叫海军把步子放慢一些。法国表现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克制」,英国人也在「举棋不定」。鉴于这种情况,德国人决定大西洋上的潜水艇毫无例外地放过一切客船,完全禁止对法国船进行攻击,并命令在北大西洋的「德意志」号和在南大西洋的「斯比伯爵」号两只袖珍战舰暂时撤到「待命」的基地。雷德尔在日记中写道:「总的政策是实行克制,等待西方的政局进一步明朗化,这大约需时一星期。」

?

一「阿西娜」号的沉没

希特勒同雷德尔在九月七日的会上还作出了另一项决定。那位海军元帅在日记里写道:「等到所有潜艇返航后再着手解决『阿西娜』号事件。」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海上的战争是在英国宣战十小时以后开始的,当时,九月三日晚上九点,满载一千四百名乘客的英国邮船「阿西娜」号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约二百英里处未获警告就被鱼雷击沉了,当时造成一百一十二人死亡,其中有二十八名美国人。德国宣传部接到伦敦发出的第一批消息之后就到海军总司令部去查对,海军总司令部的回答说,出事地点附近并没有德国潜艇,于是宣传部当即否认那艘船是德国人击沉的。这一不幸事件弄得希特勒和海军司令部非常尴尬。起初他们还不相信英国方面的报导,因为他们曾经下令所有潜艇舰长遵守海牙公约,不得不予警告就攻击船只。但是由于所有潜艇的无线电台为了保密的缘故全都保持沉默,无法立刻查明事情真相。「虽然如此,不到两天,纳粹的御用报纸就叫嚷说,这艘客船是英国人为了激怒美国使其参战而自行炸沉的。

威廉街的确非常关心美国方面对这次造成二十八名美国公民死亡的惨祸的反应。炸沉船只后的第二天,国务秘书威兹萨克约见了美国代办亚历山大·寇克,向他否认这是德国潜艇干的事。他强调说,在出事地点附近没有一艘德国舰艇。据他后来在纽伦堡供认,当天晚上他找到了雷德尔,提醒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是因为德国击沉了「卢西坦尼亚」号后美国才参战的,劝他「尽一切努力」避免激怒美国。那位海军元帅向他保证,「不可能有任何一艘德国潜艇牵涉在内」。

雷德尔海军元帅在里宾特洛甫的催促下,于九月十六日把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请到他那里,告诉他说他现在已经收到了所有潜艇的报告,「结果肯定证实」阿西娜「号绝不是德国潜艇击沉的」。他要求这位武官将这一情况转告他的政府,这位武官即刻就照办了。 这位海军元帅说的并不完全是实话。九月三日出海活动的潜艇还没有全部返航回港,没有返航的潜艇里就包括兰普少校指挥的U一三十号在内,这艘潜艇直到九月二十七日才进入本国领海停泊。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亲自在码头上等着这艘潜艇人港。几年以后他在纽伦堡法庭上叙述了这件事情,这才使击沉「阿西娜」号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当那艘潜艇入港时,我在威廉港的水闸边上见到了舰长兰普少校,他要求和我个别谈话。我立刻注意到他那副郁郁不乐的神情,他马上告诉我说,在北部海峡海面击沉了「阿西娜」号的大概是他。按照我原先的指示,他当时在对不列颠群岛的航线入口上可能出现的武装商船进行严密警戒,他用鱼雷击沉了一条船,事后从无线电广播中才知道这条船就是「阿西娜」号,当时他还当它是一条正在巡逻的武装商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