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安史之乱太子李亨李陵 > 第126章 王羲之书法真迹(第1页)

第126章 王羲之书法真迹(第1页)

河东郡安邑县盐池,榷盐使时仲源端坐在押签房内,面前站着的是沈大有、朱裕发、胡生财和曹吉祥这四大商队的头领。

这个时仲源乃是幽州人,曾投拜在安禄山门下,于天宝五年中进士。这一年,一共取中了二十一名进士,时仲源排在第二位,状元是羊袭吉。

他与羊袭吉只有一步之遥。

之所以取羊袭吉为状元,是因为羊袭吉拜在右相李林甫门下。当时的李林甫权势滔天,就算他想取一头猪做状元,只要李隆基不发表反对意见,其他人不会有意见,哪怕是太子李亨也不行。

时仲源中进士后,选择回幽州刺史府做了一名参军。后来,经安禄山表奏,调到范阳节度使府挂着监察御史的头衔,做了一名推官。

因其善于迎合,又风度翩翩,很快就被安庆绪看上。安庆绪任平卢军都知兵马使时,以他为判官,并挂上了殿中侍御史的宪衔,这是一个从七品下的官职。

崔乾佑打下河东郡后,安庆绪就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了最值钱的位置上。

在唐朝,幕府人员是没有固定品级的,无论是节度使府还是都护府,均是如此。

历史上,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时,挂的是检校工部员外郎的朝衔,这是从六品上的官职。

高适在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时,挂的是左骁卫兵曹的职务,这是正八品下的官职。

因幕府人员无品级,这些官员的品级由所挂的朝衔或宪衔来决定。

中唐以后,使职也叫差遣越来越多,节度使、兵马使、榷盐使、支度使、转运使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使职,无一例外地要挂上宪衔或朝衔,以确定其本人的官品与待遇。

比如,节度使一般挂三省、六部、九寺的朝衔或御史台的宪衔。

以哥舒翰为例。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时,爵位为凉国公,这是从一品的爵位,也是非宗室人员正常情况下能获得的最高爵位。

宪衔为摄御史大夫,这是从三品的宪衔,属于职事官。

散官是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从一品的文散官,也是文散官最高的一级。

职事官位太子太保,这是从一品的职事官,职责是辅佐太子,不过此时已经变成宫衔。也就是说,太子太保是荣誉加官,加上这个官衔,表示皇帝对你的宠幸,并不是真要做太子太保的事情。

此外,哥舒翰还有上柱国的勋官,这是一种用于表彰军功的荣誉称号系统。唐代勋官一共有十二转,最低的第一转是武骑尉,相当于从七品。最高的第十二转是上柱国,相当于正二品。

唐朝的官员的官衔,一般由职散勋爵构成,但随着差遣的增加,职事官反而成了寄禄官。

包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本质上也是差遣。唐朝初期,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后来皇帝觉得三省长官位高权重,就是其他官员加上同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参议政事。

久而久之,这些加同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员反而成了真宰相,而尚书左右仆射则成了荣誉加官。

尚书左右仆射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就无法参议政事。

这些使职或差遣,相当于就是皇帝临时派发的任务,任起来很方便,免起来也很随意,跟正式职事官不同,没有那么多严格的程序。只要皇帝觉得有需要就可以任,不高兴了或者觉得没必要了就可以免。

“你们都是长安来的客商吧?”时仲源问道。

沈大有恭敬地拱手说道:“时大人,不瞒您说,草民们确实是从长安过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