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正要开口,这时长史史万山说道:“元帅,卑职觉得,孙将军是真心投靠大燕的,应该不会故意放走降卒。”
说着,他将崔乾佑拉到一边,轻声说道:“元帅,军中还有一万多降卒,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眼下,要么杀了孙翊则,要么还是得忍。不过,元帅,眼下杀了孙翊则,那一万多降卒可能会造反。
要是降卒造起反来,唐军趁机杀出来策应,我们就被动了。”
崔乾佑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他何尝没有考虑到。当初,为了整编这支降军,他将所有的将领都撤掉了,换成了自己人。
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控制住军队。没想到,在唐军的拱火与接应之下,这些降卒扎扎实实地给他上了一课。
眼下,军中还有上万的降卒,他必须稳住这些人,不能让他们东施效颦。
“你有什么办法?”
“卑职认为,孙翊则在降卒中还是有地位的,不如将这一万多人都交给他。反正中郎将、校尉、旅帅、队正都是咱们的人,他也带不走。
这样,孙翊则差不多还是一个光杆司令,却可以帮助咱们稳住降卒。只要不让他们去打头阵,他们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
遇到打顺风仗的时候,让他们也去刷刷战绩。只要沾了唐军的血,他们就都回不去了。”
“好计策!就按你说的来办。”崔乾佑说着,转向孙翊则,说道,“孙将军,今日之事,本帅不想追究你的责任。但是,你给我听好了,绝对没有第二次!否则,军法无情!”
“末将感谢元帅不杀之恩!末将誓死效忠元帅,为元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孙翊则说着,穿着甲胄,很艰难地叩了一个头。
“孙将军,本帅考虑了一下,还是将那一万多降卒交给你去带。你给本帅记住了,一定要安抚好这些降卒。若是再生变故,本帅拿你是问!”
“谢元帅恩典!末将一定安抚好这些降卒,让他们绝对效忠于元帅,效忠于大燕!”
“好了,起来吧!本帅不看你说了什么,就看你是怎么做的,千万不要让本帅失望!”
“末将遵命!”
“田承嗣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崔乾佑转向司马崔恒生。
“禀元帅,那边没有什么动静。”
崔乾佑想了想,说道:“传令田承嗣,让他移驻城南,本帅要移营城东。”
“元帅,要放弃城北吗?”
“城北不好打。其一,李俶所部原来有一万八千人,现在增加了三千多人,人数已过两万。
其二,就算打下了启夏门,穿过禁苑后,还是会遇到重玄门和玄武门,相当于要打几次,不划算。
思来想去,本帅决定,从即日起,移驻城东。城东人少,应该会好打一些。”
众将领和僚佐闻言,吃了一惊。见崔乾佑决心已定,又在气头上,不敢多说。
“众将听令,午时造饭,申时拔营,酉时之前到达城东营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