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词易理商道:从传统典故悟商人的天地人智慧
易理商道吟
商海行舟易理参,阴阳运化韵中探。
货郎担里三才契,布贾途间万象谙。
时变应机循卦象,德馨载物法坤岚。
古今慧悟传承久,天地人和利泽覃。
首联“商海行舟易理参,阴阳运化韵中探”,开篇直接点题,表明在商业的海洋中航行需要参悟《周易》的道理,在诗歌的韵律中探索阴阳变化的奥秘,将商业与易理紧密相连,奠定全诗的基调。
颔联“货郎担里三才契,布贾途间万象谙”,分别选取了“王货郎”和“布商”的典故。货郎在走街串巷的经营中,巧妙契合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而布商在奔波的路途上,洞悉了商业万象中的种种变化,展示了商人在传统商业活动中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体现了易理在商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颈联“时变应机循卦象,德馨载物法坤岚”,进一步阐述商业中的易理智慧。一方面,商人要根据时机的变化遵循卦象所揭示的规律行事,把握市场的动态;另一方面,要像大地一样品德高尚、包容万物,以诚信和宽厚的品德承载商业的发展,这是对《周易》中乾坤两卦精神的领悟与实践,也是商业成功和传承商业文化的关键。
尾联“古今慧悟传承久,天地人和利泽覃”,强调从古至今对易理商道的智慧感悟源远流长,商人只有遵循天地人和的原则,才能使商业的恩泽广泛传播,获得长久的利益和声誉,既呼应了前文对易理商道的阐述,又升华了主题,指出这种智慧传承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及追求天地人和境界在商业领域的美好愿景。
一、易理商道:从传统典故悟商人的天地人智慧
溯源:周易中的商业哲思根基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其蕴含的阴阳平衡、变易转化、三才之道(天地人)思想,为商业活动的理解与实践提供了深邃视角。在八卦的架构中,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赋予商人在商场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如同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要保持坚定前行的姿态;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启示商人诚信经营、包容合作,以宽厚的品德承载商业财富与声誉,此为商业道德准则的易学根源。
王货郎:三才交感下的商业旅程
王货郎穿梭于乡野街巷,其行商轨迹是一场天地人三才的生动演绎。从“天”时看,货郎需把握四季农时与民俗节庆,春季备耕农具、夏季清凉货品、中秋月饼模具、年节喜庆物件,应时而动方能货畅其流,此为顺天时得商机。于“地”利而言,熟悉不同村落的物产稀缺与消费偏好,山区多需生活用品,水乡或重渔具渔具,精准定位销售区域,是因地制宜的布局智慧。而“人”和则体现在与村民的交往,以质朴诚信、热情服务建立长久主顾关系,和悦的人际往来让其声名远播,生意绵延,这便是货郎微观商业天地里的“天人合一”实践,契合周易天地人交感而通泰的理念,其盈利不仅是货物的差价,更是天时地利人和汇聚的能量回馈。
布商:变易之途的坚守与突破
布商的故事在周易哲学映照下,呈现出商业的变易与不易。布商面临市场潮流更迭,时尚风向变幻如卦象流转,从朴素棉布到华丽绸缎,再到异域花色布料受追捧,这是市场需求的“变”。然而其坚守布业,从选料精良、工艺精湛、尺码精准等品质把控上执着如初,此为商业本质之“不易”。在长途贩运中,应对风雨险阻、匪盗劫掠等外部挑战,是在困境中寻求生机的“阴极阳生”智慧。布商每一次根据市场风向调整进货品类,又在品质与信誉上笃定坚守,于变与不变间权衡,恰似周易阴阳互动、刚柔并济的辩证思维,其商业成就源自对商业规律动态把握中的那份守恒匠心,传承着古老商业文化中灵活应变又固本守正的精神命脉,在时代浪潮中续写商业的“易”之华章,以个体商业叙事阐释着周易商业哲学的深邃与普适,启迪后世商人在商业征途上平衡变易与恒常,遵循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商业至道。
二、聊斋志异之卷十《王货郎》《布商》原文与白话文故事
《王货郎》原文:
济南业酒人某翁,遣子小二如齐河索贳价。出西门,见兄阿大。时大死已久。二惊问:“哥那得来?”答云:“冥府一疑案,须弟一证之。”二作色怨讪。大指后一人如皂状者,曰:“官役在此,我岂自由耶!”但引手招之,不觉从去,尽夜狂奔,至泰山下。忽见官衙,方将并入,见群众纷出。皂拱问:“事何如矣?”一人曰:“勿须复入,结矣。”皂乃释令归。大忧弟无资斧,皂思良久,即引二去,走二三十里,入村,至一家檐下,嘱云:“如有人出,便使相送;如其不肯,便道王货郎言之矣。”遂去。二冥然而僵。既晓,第主出,见人死门外,大骇。守移时,微苏;扶入饵之,始言里居,即求资送。主人难之,二如皂言。主人惊绝,急赁骑送之归。偿之,不受;问其故,亦不言,别而去。
《王货郎》白话文故事:
济南有个卖酒的老头儿,派他的儿子小二到齐河去收取赊欠的酒钱。小二出西门时遇到了早已去世的哥哥阿大,阿大说阴间有桩疑案需小二去作证,小二虽不情愿,但在差役模样的人逼迫下,还是跟着去了。他们狂奔一整夜到了泰山脚下的官衙,案子却已结,差役便放小二回家。阿大担心小二无路费,差役便领小二到一个村庄,让他在一家屋檐下等待,若有人出来,让其相送,若不肯,就说王货郎让的。差役走后,小二昏死过去。天亮后主人出来,见此情景十分惊骇,小二苏醒后说明情况并求主人送他回家,主人起初为难,听了小二提及王货郎后,惊慌失措地赶紧租车马送他回去。小二还钱,主人不收,问原因也不说,告辞而去。
《布商》原文:
布商某,至青州境,偶入废寺,见其院宇零落,叹悼不已。僧在侧曰:“今如有善信,暂起山门,亦佛面之光。”客慨然自任。僧喜,邀入方丈,款待殷勤。既而举内外殿阁,并请装修;客辞以不能。僧固强之,词色悍怒。客惧,请即倾囊,于是倒装而出,悉授僧。将行,僧止之曰:“君竭赀实非所愿,得毋甘心于我乎?不如先之。”遂握刀相向。客哀之切,弗听,请自经,许之。逼置暗室而迫促之。适有防海将军经寺外,遥自缺墙外望见一红裳女子入僧舍,疑之。下马入寺,前后冥搜,竟不得。至暗室所,严扃双扉,僧不肯开,托以妖异。将军怒,斩关入,则见客缢梁上。救之,片时复苏,诘得其情。又械问女子所在,实则乌有,盖神佛现化也。杀僧,财物仍以归客。客益募修庙宇,由此香火大盛。赵孝廉丰原言之最悉。
《布商》白话文故事:
有个卖布的商人到青州境内,偶然走进一座荒废的寺庙,见其破败便感慨不已。和尚见状请求他出资修建山门,布商爽快答应,和尚殷勤款待后,又让他装修内外殿阁,布商推辞,和尚却蛮横强迫,布商害怕,只好倾囊相授。刚要走,和尚却怀疑布商不甘心,欲杀他,布商哀求无果,只好请求自杀,和尚将其逼入暗室催促自尽。此时,防海将军路过,见红衣女子进僧舍生疑,入寺搜寻,在暗室发现布商上吊,救醒后查明实情,杀了和尚,归还财物。布商感激神佛救命,募资修庙,寺庙香火因此大盛。
三、易理鉴商:《聊斋》中商者的天地人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