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安王妃的心思(一)
更新时间:2013…6…9 21:43:26 本章字数:1915
紫幽这番话一说,大家就有点恍然大悟了。殢殩獍晓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人家和你儿子并不熟,只不过碰巧在放学途中救了你儿子一命。
这八成是看上人家姑娘了,要不能摆出一副准婆婆的派头?
不过听姑娘的意思,好像并不想和她家有瓜葛,话里话外虽然很关心,但是却客气的耐人寻味。
不过这永南侯夫人真是过分!你知恩不报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逼着人家以身相许,哪有这么不讲道义的人啊?
今天来赴宴的,可有二三位当今皇帝的亲兄弟和堂兄弟。
其中当今皇上的六弟媳——安王妃,马上就有点不太高兴了。
暗忖,你想娶人家姑娘,也不是这么个想法吗?征得人家的同意,三媒六聘一套程序走下来,你才有资格摆出现在的架势,不然岂不坏了人家姑娘的名誉?
说起这位安王妃,还真得把当今朝堂上几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好好的交代一下。
一位是当今皇上上官皓瑜的大哥——宁王上官明轩;宁王的母妃宋皇后,原是先帝的发妻,只是在宁王只有六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那时的先帝,还不是太子,只是一位不太受宠的三皇子。
后来三皇子娶了现在的太后,也就是手握兵权的安国公女儿刘静玲,才在刘氏家族的支持下,渐渐地崭露头角,被先皇注意到,登上了太子之位,最后得以继承了大统。
而这位刘皇后,应该说是位非常贤惠精明的女子。
丈夫成为皇帝之初,就立太子一事,不是没有犹豫过,毕竟大皇子也是嫡子,而且还是长子。
估计要是一般女子,一定会在夫君还是泰王的时候,想办法害死大皇子,可是刘氏没有这么做,反而对这个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视为几出,甚至在皇上商议册立太子时,力阻自己的家族干涉立储一事。
最后,皇帝册立刘氏的长子为太子时,刘氏怕长子上官明轩伤心,还带着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在长子面前,发下重誓,一定要友爱兄长,不得伤害大哥。
所以宣武皇帝一登基,马上就册封自己的大哥为宁王,世袭罔替。
而宁王和刘氏感情也很好,亲的如同亲生母子。
其实这位刘太后,还是紫幽二婶刘氏的表姑太,刘氏的父亲刘睿渊,是从二品观文殿大学士,也是太后娘娘的表侄,不过不是至亲的,是旁支就是。
还有一位是魏王,是皇帝的三弟。魏王的母妃,是先皇比较宠爱的良妃娘娘。
这位魏王,当初可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如果不是刘太后和刘太后的父亲安国公,一直很得先帝的信任和尊敬,怕是这皇位,就轮不到当今皇上来做了。
打个比喻,先皇好比李世民,刘太后就如同长孙皇后,而那位良妃娘娘,就是李恪的母妃杨妃。
还有一位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当今皇帝一奶同胞的弟弟安王。
安王——上官奕轩,先皇的第六个儿子,今年三十四岁。是当今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
。。。。。。。。。。。。。。。。。。。。。。。。。。。。。。。。。。。。。。。。。。。。。。。。。。
收藏多多加更,收到礼物加更。(*__*)嘻嘻……
第七十六章 安王妃的心思(二)
更新时间:2013…6…9 21:43:28 本章字数:1817
如果先皇驾崩时,不是他年纪小,尚没有根基,那么坐上皇位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了。殢殩獍晓
上官奕轩很有才华,除了长得一表人才,还文武双全,是大燕国除了慕老将军以外,第二位屡立战功之人。
他的封地在大燕国北面的裴城,再往北既是大漠匈奴人的地盘。
如果不是安王一直镇守着大北方,匈奴人早已越过裴城,打进中原来了。所以对这位弟弟,皇上既倚重,还处处打压,处处忌惮,处处提防,就怕他哪天突然反目,调转屁股,打到他头上来,这也是他格外倚重慕老将军的原因。
亲弟弟也不能全然放心,也有可能捅上自己几刀。
可见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整天提心吊胆,怕这怕那,连睡觉都要在枕头底下藏把匕首。
安王妃——杨云裳,是三朝元老杨老丞相的嫡三孙女,长得很娇媚,笑起来有两个笑涡。
长相娇媚,说话可是暗藏风骨,一不小心,便能刺得你鲜血淋漓。
此次进京,杨老丞相一再瞩咐她,要和慕老将军的家眷搞好关系,最好看看有没有适龄的姑娘,世子上官凌然,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尚未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