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林间纵横浅陌行走,几人来到另外的茅草屋群。
明安抬手拍响第一户人家木门,不过须臾时间,木门内便传出农村妇人极大嗓门的问话声。
“谁啊?闩子吗?直接进来就行。”
“打扰了大娘,我等是来外面办事的,途经此地,想找大娘问些话,是否方便?”
说完,明安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准备等妇人打开门后,便把这钱给她,当作待会儿找她要吃食的费用。
“问什么话,不知道不知道,你们去别家找人问去。”
如此熟悉的拒绝话语一经入耳,姚名成刚想垂头丧气离开,身旁明安却不死心。
“大娘,我们还没问,你怎么就说不知道。打扰大娘做事,我等自知不合适,这里有些铜钱可以赠予大娘,且当补偿如何?”
听见有钱可以拿,破旧木门很快就被人打开,门内中年妇人探出头来,面露狐疑神色。
“你说真的?给我多少钱补偿?”
“五文钱,这是给大娘回答我们问题的,还有几文钱,劳烦大娘为我等拿些吃食,借我等上个茅厕。”
明安脸上淡然笑容不改,他之所以在前面几户人家门前吃到闭门羹,不拿钱出来。
而要选择用钱诱惑这户人家的大娘。
原因无他,全凭直觉二字,得益于他那师叔故弄玄虚给他带来的提示。
他现在同样尽可能地少算卦,不算卦。
能用其他办法解决的事情,便绝不图简单图方便,一算了之。
但,不让算卦,没说不让靠感觉啊!
有些时候,上天赐予他们这些修道之人的灵感,直觉,其作用甚至比动手算卦来的还要巧妙。
“好,屋里小,没地方招待你们,你们要问什么直接在这问吧。”
妇人应声点头,动作极为麻利地接过明安手中铜钱,看样子生怕待会儿他们没问出自己想知道的,反悔不给钱了。
“我们姓王,听家里长辈说,你们这陈竹村里有我们王家迁过来的远房亲戚。
凑巧出来办事,经过这,我们想找到那亲戚,也好把这断了的关系给它重新牵起来,讨家里长辈开心。”
“哦!走亲戚啊,你们不早说……等我想想啊……姓王的,你们那亲戚叫什么名字?”
得知几人是来村里走亲戚,妇人态度肉眼可见地变亲切变热情,俗话说亲戚的亲戚,也算自己的亲戚。
都在这陈竹村邻里相亲的,多门亲戚多条路,以后说不定他们还能有点来往。
“叫……王添水,这是我们家老叔公他兄弟那脉儿子,现在估计也已经走了,大娘你……或者你家什么长辈知道他吗?”
“王添水?诶……这名字……好像有点耳熟,等我带你们去问问我老舅。”
妇人脸上回忆半天,始终未能想起来村里有哪个姓王的老人家叫这名,只得尴尬一笑,准备去问问自己老舅。
转身关好木门,妇人在前面给几人带路解释道:“我老娘就姓王,前些年因病走了。
我老舅是个教书先生,身体还不错,而且他这人年纪大了,比较念亲念旧,平日里闲着没事自己在家修族谱,编村志。
他那应该有我们村姓王的老人家名字记载,我先带你们去田里看看他在不在。”
闻言,姚名成几人内心一阵舒畅。
碰壁这么久,可算遇到点连着的顺心事,想必有那老先生在,找到和王添水有关的人不算什么难事。
妇人将几人带到一大片农田旁,眺望田间众多弯腰插秧身影,同时大声呼唤。
“老舅!老舅你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