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告别离婚(30)
现在三十三岁的我看到别人都有家,感到特累,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而我什么也没有?真的有些搞不懂了,人生走了那么长的路,都做了些什么呢?这不叫白活了吗?活个什么劲儿呢?我感到已经身心俱疲了,只想歇歇了。好心人却到处牵线搭桥,但我还敢走进围城吗?我已经不起再摔一次了!天知道该怎么办,无奈天又不语……
评析与对策
女主人公两次离异,均因为没有真正懂得婚姻。其中尤以第一次为甚。碰到那么一个爱自己的、懂得过日子的男人,原本是上天的一种恩赐,竟然还放不下过去的幻象。那被“禁止”的真爱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我们应该学会仅仅将它当做一分美丽的记忆,而不应该让它来影响现实的幸福生活。
第二次婚姻倒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结果也正好证实了:有爱情的婚姻并不一定是好的。女主人公此时原本应该大彻大悟,但是她仍然仅停留在对具体事件与具体人的思考上,而没有深入到情爱与婚姻关系的本质。
婚姻原本便不等于爱情,它至多只是约等于爱情。幸福的婚姻不一定是基于爱情的,而是基于“合适”的。
在悟懂婚姻的实质之前,建议女主人公不要轻易再进入它。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在走入婚姻之前了解婚姻的实质。虽然这有些不太现实。
个案004:谁在谋杀“女强人”
我和前夫离婚已经一年多了。去年中秋节的第二天,我们到法院办了离婚协议,理由是感情不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你面前没有男人的尊严。”
他不希望我在单位争强好胜。的确,婚后六年里,我一直在单位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的工作在一步步发展,而此时,我的家庭出现了危机。我比他强,由于工作忙,有时加班加点就住在单位,孩子顾不上,由婆婆带。我性格外向,他内向。刚开始,我回家晚时,我都说些好听的话,但得到的,是他一言不发,要不就是说:“我不需要你的那些名誉,又不能当饭吃。”时间一长,我的心气不那么高了,试图维系这个家,工作也不那么积极主动,有时还休个病假。虽然他高兴了,但我却不快乐。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工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能懈怠和放弃。再后来我上班时精神抖擞,而一迈进家门我什么也不想,和他的沟通也越来越少,直到我考上了夜大,我对工作又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他是个初中生,为我上学我们又争执了半天。他拗不过我,我还是上了。这样,我们的差距更大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认为他是个好人,对人体贴、脾气好,有时一人在家寂寞的时候,心里好是惦念他。我们后来的日子不吵不闹,如果对某个问题出现了分歧,就不说了。
我们正式分居半个月后,他去了法院。当他拿回起诉书的时候,我很吃惊,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先斩后奏。那天晚上,我还要去单位组织排练节目,时间到了,我没有去,而此时同事们却在喊我了。最后,我还是下了楼去了单位把节目排练完。
中秋节那天,市领导来院慰问,节目演得很好,而我自己已面临一种灾难。我强忍着悲痛,回想着早上他让我一起去法院调解的事。这么重大的日子,我不能影响工作,我写了一封信给法官大人,表示同意起诉书上的意见,让他带给法院。就这样,接待任务完成后,第二天正好我们休息,去了法院,在不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我们办了手续,财产没有争议,孩子由他抚养。就这样结束了这桩婚姻。而此时,单位又要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上香港考察学习。
那些日子,我真的失落了,强打精神说笑,别人有人送,回来有人接,而他又是司机,更应有这个条件,但他没有来,我谎称他工作忙。以后的日子我只是工作,直到春节过后,我向领导说了我的情况,没有一个人相信。在他们眼里,我的丈夫老实忠厚,我又小巧灵活,互相补充,谁也不曾想我们不吵不闹就分手了,而且是那样的快捷。
※虹※桥※书※吧※。
第31节:告别离婚(31)
以后的日子,我的性格有些变了,不愿出门,不愿和同事聊天。回家一进门,听音乐声音大大的,那一首“心太软”好像就是给我写的。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我又重新开始了生活,我不能让自己消沉,我失去的是安逸的生活、温暖的小家,这是物质的,我要找的是精神上的共鸣,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真爱,我留恋以前的日子,但我不愿消沉,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升华自己。
评析与对策
要想做成同样的工作,女人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甚至还要付出男人不需要付的代价。
男人为工作晚回家,算不得什么,女人如果总是为工作晚回家,便会冲击家庭的稳定。症结何在呢?女人仍被广泛定义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似乎这才是她们的“本业”,而在工作上干出点名堂便是“不务正业”了。男人有充分的理由受不了这样的女人,因此男人要求离婚也会博得许多同情。
热爱工作,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人,并非与婚姻无缘,只是一定要在结婚之前看准了,谈好了,彼此接受和适应了。当然,如果撞上一个欣赏“强女人”的男人,便是你的幸运了。
个案005:女军人的果敢
从去年底,我们的感情生活就不再云兴霞蔚,而是龃龉时起。我隐约感到,丈夫有一种“失落感”,似有逃避婚姻的念头。当我突然发现一朵楚楚动人的野花站在他唾手可得的位置时,我们的婚姻已呈积重难返之势。
他向我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虽然我极力延续初恋结下的婚姻,无奈他的脾气日长。在我拒绝妥协之下,他居然离家出走,抛弃家庭,置我们母女于不顾。
在备受“千帆过尽皆不是”的煎熬后,我知道以“拖”的形式只会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经过训练场多年的摸爬滚打,军人特有的果断性格让我在母亲的眼泪、战友唉叹不已中走进了法院,结束了这桩名存实亡的婚姻。
走出了这阴霾的天空,我渐渐彻悟:人的一生很像在雾中行走,驻足远望的时候迷茫一片,只要勇敢地迈步,脚下的路并不模糊。
评析与对策
坚强而果敢的性格也许真的是得益于军旅生活的熏陶。做到这一步,离婚带给我们的伤痛便降到了最低限度。
让我们一起重温并记牢主人公最后一句话吧:“人的一生很像在雾中行走,驻足远望的时候迷茫一片,只要勇敢地迈步,脚下的路并不模糊。”
个案006:以女儿的眼光看离婚
江和娟是初恋情人,但江的家人极力反对他们来往,江的母亲还以死相逼,终于把娟逼走了。后来,江认识了秋。在江信誓旦旦的承诺下,秋嫁给了江。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世了,取名新,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甜美的生活。
十五年后,江邂逅了娟,两人便不顾一切,义无反顾地又走在一起。虽然江觉得对不起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娟。
听起来这好像是某篇小说虚构的故事,又好像是某电视剧安排的剧情,然而这个故事真的发生了。故事中的新,就是我,江和秋的女儿,一个既不是旁观者,也不完全是当事人的女孩。
如果要我谈有何感想,我觉得会很矛盾。虽然现实当中,秋是最值得同情的,但从情感方面,我也无法真正了解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世界。
秋,也就是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