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0年过后,美。国的工业基本上也完蛋了,只剩下金融和电子行业还能有点看头。
对华国来说,这就是一个好事儿。
没有美。国这样的变革,没有大量的工厂都因此而外迁,只留下最轻松最不耗费资源的那些企业在,华国的工业基础规模发展,还得再等上二三十年呢。
“其实如果太分散了,对国家的实力也是一种损耗。”殷俊笑道,“况且你也别担心那么多,至少在金融行业,美。国的竞争那么大,哪怕是和高盛一样体量的银行,也有十几个。想要把他们给击垮了,或者他们把高盛击垮了,简直是太困难的事情了!”
“这倒也是。”
科劳蒂毕竟是高盛培育出来的金融精英,这些人最关心的,始终就是他自己的利益。
仔细的一想,全世界的银行巨头,都在美。国展开业务,人家都是以国家为背景的,怎么可能被击垮?
高盛、美林这些也是一样,大家都斗了好几十年了,渡过了好几次的危机,却从来没有击垮过彼此,这一次想来也不会。
回收了心神,科劳蒂说起了正事儿,“俊少,这一次华纳算是栽了,弄得他们和我们联系的时候,底气都不足。虽然报价是1亿美金,但我估计如果我们坚持8000万美金,也是能成交的。”
科劳蒂一直在代表殷俊,和华纳商量收购DC漫画的事儿。
但之前一口气谈判了五六个月,华纳却始终是举棋不定,最后还暂停了和麒麟集团北美分公司的谈判。
原因在于5月份的时候,DC漫画的第二受欢迎角色——蝙蝠侠,即将迎来自己的又一次大银幕电影。
像是超人和蝙蝠侠这样的人气偶像,当然是每隔十几年,就会有一部关于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出现的。
但之前的效应都不怎么好。
全美。人气最高的《超人》,也只是红火了第一集,第二集就被《生死时速》给狙击了,第三集更是成绩连1亿美金都没有到。
这似乎也再一次印证了,漫画不适合改变成为电影的说法。
《蝙蝠侠》这个电影,就代表着华纳对DC漫画最后的考验。
在5月初上映的《蝙蝠侠》,华纳不但是争取了2000多个普通银幕,就连IMAX银幕都争取了1000张,和之前爆红的《生化危机》一样。
但很遗憾的,《蝙蝠侠》并没有重复《生化危机》的神奇,而是直接的扑街了下去,三周的时间北美票房才收入6000多万美金。
乍一看其实这样的成绩不错了,可如果你考虑到加上特效,一共《蝙蝠侠》的成本是6000万美金、宣发成本也是1000万美金的话,就会知道,这一次《蝙蝠侠》是亏本亏定了。
哪怕是最后经过长期反应,《蝙蝠侠》的票房超过1亿美金,他们的亏损也会超过2000万美金。
即便是还有录像带和电视版权的收入,但《蝙蝠侠》这么大一个牌子,居然还要三五年才能收回成本,实在是太耻辱了。
这在经济的效率上面,完全都不够看。
还不如多拍几部低成本的电影,或者是跟风拍摄动作电影,这样两三千万的成本,赚个几百万上千万,来得更加的轻松。
所以华纳再也没有坚持,便打算把DC漫画卖给麒麟集团北美分公司。
科劳蒂说起这事儿时,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华纳实在是太举棋不定了,明明DC没有那个实力,却偏偏要撞了南墙才回头,白白浪费那么久的时间。
现在他们还想要1亿美金?
简直是做梦!
如果两三个月之前,他们提价到1亿美金说要卖,说不定殷俊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