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才大汗淋漓的驾着牛车,紧赶慢赶的往镇上去。
出发前奶奶给足了他银钱,让他顺便采买些糕点姜饼回来,好待客。
为了防止家里孩子好吃零嘴,不到过年,瓜子饴糖糕点这一类的吃食都不会在李家出现。
想到等会要买吃的,李茂才心中高兴了那么一瞬,也就那么一瞬,因为天太热。
咕噜的喝完竹筒里面水,边赶着牛,李茂才边嘟嘟囔囔,“老爹什么时候去镇上不好,偏偏卡在这个的点去。”
家里的田地有人帮忙侍弄,李振义就想路子准备多赚些钱。
他和老大、老三不一样,他家有两个儿子。
先前还因为此事高兴不已,可等两儿子到了成亲年纪,他就开始着急,古代成亲是大事,买房置地都不能马虎。
四世同堂自然是李家人的愿望,可现实条件他不允许啊!
家里的土院委实住不下那么多人,过两年再添丁进口,怕是没地方睡。
为了两个儿子的婚姻大事,李振义趁着不太忙,他就会去大哥酒肆帮忙。
李茂才现在过去注定要扑个空,报录人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这么大动静怎么可能不引起镇上人注意。
一番打听,李振礼兄弟俩便知道这是往自家去的,收拾收拾就往村里去。
到了第二日一大清早,果然如李固所想,村口不断有客人到访。
林秀才迷瞪着眼就过来了,对于这位给孙儿在童生试作保的先生,李固见过两面后自然熟悉,热络的招呼人家坐下。
常年混迹在西安城,李承平得中举人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林秀才耳中。
听到李承平高中解元,林秀才的心情属实是难以静下来,早年觉得这小娃娃有几分慧根。
如今看来,这哪里是有慧根,完全算得上是个天才。
佩服自己眼力的同时,林秀才又想了很多,维系好这层关系很重要。
他不求其他,只希望李承平往后能招抚自家一二就行,有那么一份香火情。
紧随林秀才后面的,是众多缙绅老爷们。
与李承平中秀才那次不同,这回来的不再是各家的管事,而是一个个实打实的豪绅。
大家谁也不傻,李承平乃是新科举人,更是解元郎。
这其中的能量当真是十分巨大,永兴三十五年中举的士子皆以他为首,解元的号召力太过巨大。
陕西乡试的总裁更是所有人巴结的对象,王明觉永兴二十年恩科一甲进士,高中榜眼。
入翰林院十五载,一直在京为官,资序早就够了,入阁那是不可能,可一旦从翰林院出来,一个六部侍郎是跑不了的。
有这么个前途远大的座师在,即便是不冲着李承平,单单是瞄着王明觉他们也得来呀!
余氏不大明白其中的道道,只觉得这回来的人多的离谱,先前准备的东西完全不够。
这可就苦了李茂才,一连跑了好几趟镇上。
好在这些人不在家中用饭,不然怕是摆个十几二十桌的根本不够。
送的礼太多,贵重的李固就给做主了,直接推辞不收。
不过有些客人通报了名讳,把礼物放下直接就走,倒是让李固分外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