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有一张十分馋街边小吃的嘴,即使知道回家能吃上最正宗的莲子羹,他也非要拉着青石去买用藕粉冲出来的假“莲子羹”,想在外面玩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有青石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暗卫跟着,文序夫夫对于兄弟俩放学去打野食的举动,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反正冬日下学早,他们在外面吃饱了知道回家就好。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回上京城后,青石敏锐地发现城中气氛不对,明明临近过年,路人却行色匆匆,街边店铺也不见一点喜庆。
就连自己买了一份加料的莲子羹,还有二钱银子的糕点,小贩的脸上也不见一点笑意,反而心神不宁地东张西望,冲藕粉的时候,差点被铜壶里滚烫的开水烫到。
“小心手!”
小贩吓了一跳,连忙回神,把装了藕粉的竹筒对准铜壶嘴,不好意思地朝眼前的少年笑了下:“差点被烫到,谢谢小哥提醒。”
青石说了句“应该的”,墩墩也小大人地说了一句:“赚钱要专心,烫伤了就要自己花钱了。”
“是、是。”小贩连连点头,专心地冲泡藕粉。
待藕粉和滚烫的热水交融,形成半透明的糊状后,舀了一勺微黄的碎糖块放进去搅和,又往里加了山楂碎、花生碎、葡萄干以及芝麻。
“您的加料莲子羹,吃的时候小心烫。”
兄弟二人都没计较这份藕粉被冠以莲子羹的名头,青石接过竹筒,递给翘首以盼的墩墩后,状似不经意道:“老板,前几天怎么不见你来摆摊?”
饮香楼开在东城区,青石经常带着墩墩在附近几条街上找吃的,即使他跟着文序离开了将近九个月,小摊贩仍然对他有印象,闻言苦笑一声:“前几天不是查得严么,出来摆摊估计也没什么客人,索性歇几天。”
一说到搜查,青石下意识想到办理案件的大理寺:“查什么?最近有什么命案发生吗?”
“没有没有。”小贩连连摆手,“是守城军,抓那些舌根子长的,我也是怕被连累才不出来摆摊的。”
不出来顶多少赚几天银子,更何况守城军搜查,未必有人敢来买个吃食,但是万一被误抓了,有没有人给自己申冤都不知道,指不定就走不出大牢了。
舌根子长的?
青石微微皱眉,不解道:“是谁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吗?居然能让五城兵马司大张旗鼓的出动?”
小贩不知道五城兵马司是什么官,但是下意识的,他觉得眼前这个读书的小少年说的是守城军。
本来他想三缄其口,以免惹事上身,可是又怕眼前这小孩不明所以,去其他地方瞎问,到头来反而被抓进去,便擦了擦手,眼睛四处看着,凑到青石耳边小声道:“那些兵爷抓那些说皇家的事的人。”
“前阵子东城区的酒楼,有去些吃饭的人说皇帝老爷病这么久,估计撑不过去,太子要上位了。”
“后来又有人说太子管自己府邸都管不好,还被枭王夫斥责,肯定管不了天下。”
“前不久在外面的二皇子又回来了,有人说这位也有意皇位,更有人觉得连这位都回来了,皇帝老爷肯定撑不久了。”
“最后不知是哪句话出了问题,之前不管不问的守城军,突然在东城区抓人,给的理由就是这个。”
小贩说完,忐忑又不安地看了青石一眼:“这事我跟你说了,你就不要去其他地方问了,小哥你认真读书就成,不要学那些个狂生聚众出头,也别掺和进去。”
短短几句话,听得青石心里惊骇不已。
不能妄议皇家之事的规定确实有,但只要不形成全城皆传的大规模谣言,一向是民不举官不究的,毕竟百姓也需要一些八卦来解闷。
可是仅仅只是在东城区的一家酒楼,最多一条街说的八卦,就惹得五城兵马司倾巢而出,怎么想怎么不对。
听小贩话里的意思,事后应该还有书生纠结一众去要说法,看样子应该没有什么好结果。
这种大规模搜查看着也不像近一两天才发生的事情,怪不得街上行人神色紧张,路边的店铺老板和摊贩也都绷紧了神经。
青石付了银子,谢过小贩,带上墩墩往饮香楼方向走去。
“青石,你要带我去喝奶茶吗?”
“不喝了,一会回去就差不多用晚膳了。”青石垂眸瞥了一眼一勺一勺挖藕羹的小屁孩,提醒道,“要是晚膳吃不下,以后公子就不让你在外面乱吃了。”
墩墩舔了舔嘴角沾上的糊糊,十分懂轻重地点头:“奶茶可以明天喝,被叔夫禁止吃零食的话,以后就喝不到了。”
“嗯,所以你……”
话刚说到一半,骤然没了声响,墩墩奇怪地抬头,看到青石脸色苍白地看向前方。
饮香楼紧闭的大门外,一群官兵围着几个惊慌失措的女子哥儿,其中一位女子满脸泪水,倔犟地扶着一位比她还要高不少的男子。
那位男子咬着牙,单手捂在肩上,被捂住的地方,一道被刀划开的口子分外显眼,涌出的鲜血将衣服破口染出令人心惊的痕迹,又洒在洁白的雪地上,十分刺眼。
青石认识这些人,她们经常结伴来饮香楼喝奶茶,据说还有组织了一个专属于女子哥儿的诗社,不过一般都是吃吃喝喝玩玩,打发时间罢了。
那个受伤的男子也挺眼熟,是街尾油坊家的大少爷,他身边的女子是他的妻子,每次妻子来饮香楼,总是他亲自送过来,付了奶茶钱后才离开去巡店,等巡店结束就过来陪着。妻子呆够了,夫妻两就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