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大尼央拿起刚才他扔在桌上的帽子,走了出去。
①塔索(1544——1595):意大利诗人。其代表作是史诗《耶路撒冷的得救》。
②阿里奥斯托(1474——1533):意大利诗人。主要怍品为史诗《疯狂的翼兰多》。
③特雷威尔:达尔大尼史的前任御前火枪队队长,《三个火枪手》中的人物。
第一五章 流亡者
达尔大尼央还没走下楼梯,国王已经在叫他的侍从贵族了。
“有一件事要您办,先生,”他说。
“我听候陛下的吩咐。”
“那么请等一等。”
年轻的国王开始写下面这封信,写信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唉声叹气,虽然他的眼睛里同时闪烁着一种近乎得意的情感。
“红衣主教先生:
由于您善意的劝告,尤其是由于您的坚定,我知道了怎样战胜和抑制与一个国王不相称的弱点。您安排了我的命运,安排得简直太巧妙了,因此我的感敬之情不允许我破坏您的事业。我明白我想使我的生活偏离您给我指定的道路是错误的。当然,如果我和我的首相之间产生不和,那幺这对法兰西是不幸的,对我的家庭也是不幸的。
如果我娶了您的侄女做妻子的话,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的。现在我完全明白了,从今以后,我将听凭命运的安排,决不违抗。因此,我已经做好准备娶玛丽—泰来丝公主。从现在起您可以决定会谈日期。
您亲爱的路易”
王把这封信重新读了一遍,然后亲自加了封印。
“这封信交给红衣主教先生,”他说。
侍从贵族走了。在马萨林的门口,他遇见了正在焦急等待着的贝尔诺安。
“什么事?”首相的贴身仆人问。
“先生,”侍从贵族说,“这是一封给法座的信。”
“一封信!啊!在今天早上那次小小的旅行以后,我们就一直在等它。”
“啊!您知道陛下……”
“作为首相,洞察一切是我们的职责。我猜,陛下在信里提出请求、提出要求了吧?”
“我不知道,不过,他写信时直叹气。”
“对对对,我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人们因幸福而叹气和因忧伤而叹气是一样的,先生。”
“可是,国王回来时不象很幸福的样子,先生。”
“您没有好好看。再说您只是在陛下回来时看到他,因为只有队官随同他。而我,我有法座的望远镜,我望见他精疲力竭。我可以肯定。他们两人流眼泪了。”
“那么他们的哭也是因为幸福吗?”
“不,是因为爱情,他们发暂要永远相爱,国王巴不得能保持这种爱,而这封信是实现这个爱情的开始。”
“法座对这种爱情是怎么想的呢?况且这种爱情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
贝尔诺安挽着路易的信使的胳膊一起上了楼梯,低声说:
“法座私下预料到事情会成功的。我很清楚我们将和西班牙打仗。噢,算了!战争将使贵族们满意。此外,红衣主教先生将给他侄女大量的陪嫁。金钱、节日、打仗,人人将兴高采烈。”
“唉!我觉着,”侍从贵族摇摇头回答,“这封信太薄,写不下这么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