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县城、府城生活的再好,对于张氏来说,三十里营子才是她的家。在三十里营子,张氏是最自在、最放松的。连守信在这方面,和张氏的感觉是一样的。
一路顺利,在锦阳县城歇宿了一晚上后,一家人在第二天上午到了青阳镇上。
将其余的车马先打发回家,连守信、五郎、小七,张氏和连蔓儿的几辆马车就径直来到陆家的门前。
陆家人已经得了消息,在门口迎候了。接出来的人群中除了陆家的人,还有张青山、张庆年、吴玉贵、吴家兴、吴王氏、连枝儿等人。
连蔓儿一眼就瞧见没有大宝,就知道是外面冷,连枝儿一定是将大宝留在屋里头了。然后,她又看见了陆炳武。陆炳武脸上的笑容比别人都多,而且看上去傻乎乎的。刚刚做爹的年轻人,高兴的有些傻了。
连蔓儿一家下了车,大家亲眷见面,自然是亲热非常,笑着寒暄了两句,就前呼后拥地进了陆家的大院。
陆家也是五间的大院子,前院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张采云和陆炳武成亲后,就住在西厢房里。不过,一家人进了院子,并不到西厢房,而是先到上房来。
等他们进了院子,李氏和张王氏也从西厢房里出来,李氏的怀中还抱着大宝。张氏、连蔓儿心里虽然急切想要看张采云,不过还是跟着大家一径都往上房来。
到了上房,大家这才又相互见礼,然后各自落座。就有连家跟随的人送了给张采云的下奶礼上来。
张采云生头胎,连蔓儿和张氏准备的礼物自然丰厚。
彩缎两端、细棉布两匹、两百个鸡蛋、两篓红糖,两篓挂面,另外还有一对蹄髈、一对大鱼、活鸡、活鸭、活鹅各一对。
除此之外,一家人还给张采云新生的儿子准备了长命锁、手镯、脚镯,都是用大红的匣子装着。
陆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就一个劲的说礼太厚了,谦让了半晌,大家都劝着,这才将礼物收下。说了一会的话,张氏就说要去西厢房看张采云。如此,连守信、五郎、小七依旧在上房说话,连蔓儿跟随张氏、李氏、张王氏、吴王氏、还有连枝儿抱着大宝,又有陆家老太太和陆家大媳妇陪着,这才到西厢房来。
西厢房因为是张采云生产和坐月子的屋子,因此门窗都糊的特别的严实,比普通的一层窗户纸又多糊了一层,张采云躺卧的那一间里,更是在窗户上还用了遮风的布幔。
连蔓儿走进外屋,扑面就是热气。
第九百四十六章 下奶
张氏一进屋,也感觉到了热气。这还是外屋,就比上房正屋里还要暖和。张氏很满意,脸上的神情就更加柔和了。
这个年代的女人坐月子,最讲究的就是不能受风,以及保暖,尤其是在这个季节里头。张采云的屋子烧的这么暖和,就可以看出,陆家对这个儿媳妇的重视和关爱。作为娘家人,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满意的了。
“屋子烧的挺暖和。”张氏就对陪着过来的陆家老太太和陆家的大媳妇说了一句。
“柴禾有的是,还有买来的煤和炭,”陆家老太太就笑道,“平时我都让他们把屋子烧暖和了。现在孩子做月子,哪能冻着她。我和老大媳妇每天三遍过来烧火。炳武他也知道心疼他媳妇,他得空也烧。”
听陆家老太太说到最后,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大家就这么说笑着进了屋,张采云在屋里早已经听见了动静,只是刚生产没几天,被关照了不能下炕,因此只能从炕上坐起来,见张氏众人进了屋,就忙坐直了身子招呼。
“你赶紧该躺着躺着,别抖落着。”张氏一边说着,却没有立刻赶过去。
大家刚从外头进来,怕身上带的凉风吹着了产妇和新生儿,因此,就都先在另外一间里坐了。陆家老太太陪着大家坐了,陆家大媳妇就忙着端茶倒水,拿点心和果子来给大家伙吃。
张采云和大家伙之间隔了一架炕屏,她是个爱热闹的人,而且似乎已经从生产中恢复了过来,精气神非常好,隔着炕屏,就跟大家伙唠了起来。
“孩子睡了吧,咱都小点声。”张氏就道。
“没事,他刚醒了,吃了奶。”张采云忙就道。“这一天天的,就剩下睡了。”
“他一个刚下生的孩子,那可不就是睡,你还想他干啥?”张氏就笑着道。
张采云嘿嘿笑着不说话了。
张氏、李氏、张王氏、陆家老太太等几个就说起张采云的奶水够不够的话题来。
连蔓儿在一边,偷眼打量张采云。因怕着了风寒,张采云从头到脚都包的严严实实的。她和儿子一大一小两个铺盖,并排摆在一起。那小家伙的铺盖上面,还用小褥子围起了一个椭圆形的屏障。
这是庄户人家惯常的做法。初生的婴孩虽然也包裹的严实,却还怕因为照顾产妇走来走去的带了风,而影响到婴孩,所以才做这样的安置。
陆家老太太和陆家大媳妇在屋里陪了一会。就找借口起身离开了。张氏等人这才往炕屏后来,看张采云和孩子。
连蔓儿因为久没看见大宝了,刚一进屋就将大宝抱在了怀里,如今被挤在人群后面,只好先四下将屋里打量了一番。
屋里收拾的很是齐楚,一应摆设还都是新的,就见那柜上柜下,还有炕上、桌子上都摆了好多的东西。这些,都是来下奶的人送来的下奶礼。刚才连蔓儿家送来的那些礼。也被搬了过来,陆家的大媳妇还都指给张采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