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看见信口的火漆完好无损,十分满意,有些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他十分看重杨承宗,不仅因为杨承宗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稳重和处事才能,更重要的是杨承宗年纪和他相若,由他一手提拔,将来必能对他忠心耿耿,等一批年纪大的老臣卸任,他必能成为自己的肱骨之臣,辅佐自己开创极盛之世。
当然他对杨承宗这般看重,这般信心十足还有一条很微妙的原因,因为他是雨澜的亲弟弟。正所谓爱乌及屋是也。
也正是因为杨承宗有了这样一层隐身的护身符,他才能在日后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屡屡逃过一劫,虽然屡遭性情多疑的小皇帝的贬谪,最终还是能够拜相入阁,成为一代名臣,杨家也因为有了他这一棵大树,得以繁荣富贵数代之久。
小皇帝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承宗的密折。小皇帝给他的那封亲笔诏书问他王行义勾结刘章的事情。承宗却从王行义上一次的打仗的布置开始写起,如何组织军民,如何排兵布阵,如何组织进攻防守,条理清晰分明,杨承宗并没有为王行义说一句好话,可是小皇帝一看这份密折,就知道王行义确实是干了不少实事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杨承宗说:“刘章此人,能谋善断,用兵谨慎,却又长于起兵突袭,令人防不胜防,实乃不世出的名将也!”也就是说,王行义败给这样的人,是非战之罪。
承宗话锋一转道,王将军与刘章勾结的谣言微臣也有所耳闻,王将军的努力三军将士全都看在眼里,微臣身在前线对这种谣言实在都懒得辩驳,若是王行义真如谣言所说的那般和刘章有所勾结,蜀汉的大军早就已经渡过长江了,皇上您还能在金銮殿里踏踏实实地坐着吗?
最后承宗总结道:朝廷的邸报微臣一直有看,百官们对于王行义的指责,给他安的那些罪名,很多都是无稽之谈,王行义将军对江山社稷是有功之人,皇上不但不应该惩罚,反而应该好好奖赏他,王行义如今势单力孤,一旦皇上伸出援手,拉他一把,那就如同雪中送炭,他一定感恩戴德,更加忠实地为皇上您卖命!
承宗在信的最后还说了一句非常莫名的话:弹劾王将军者,虽则杂乱无章,实则暗有联系,此诚诡异也!
叶敏昭反反复复看完了杨承宗这份密折,东厂的消息、王行义自己上的陈述军情的折子、陈嘉掌握的西厂的消息,再加上杨承宗这份密折,这么多的消息来源一一印证,小皇帝心里终于有些谱了。
可以说,他多疑的性格,让他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可是这里边就算有人敢骗他,也绝不可能所有的人全都骗他,正因为他有这么种不同的渠道获得消息,别人才更加不敢骗他!
对于杨承宗的这句话,小皇帝也是极为重视的。其实他也早就对这件事有了疑惑,立刻就将这些日子以来百官们弹劾王行义的折子一份一份全都叫人找了出来,一一对照。他的心里慢慢更加有谱了。所有弹劾王行义的人,基本都和丁阁老有着某种联系,要么是丁阁老的门生,要么是丁阁老曾经的部属。
现在围绕着丁阁老这个内阁首辅,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势力集团,小皇帝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权力*也是极强,这已经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知道归知道,他却不愿意说破,他和丁阁老正处在合作的蜜月期,丁阁老需要借助他的皇权巩固自己首辅的位置,他也需要借助丁阁老来帮助他整肃叶邑辰的势力。
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藏在他的心里,谁都不知道。现在丁阁老是风光无限,可他整了这么多人,抄家的,砍头的,灭族的,多少怨气极为一身,而他这个皇帝却只是隐身幕后。到了某一时刻,他只要把丁阁老推出去,他一人的死就能平息所有人的怒气,到时候他不但毫发无损,而且还能够收拢人心。
如今丁阁老已经把摄政王一系的人得罪狠了。因为害怕整肃大人太多,引来军队的大动乱,小皇帝一开始就把整肃的范围限制在了正三品以上,可以说叶邑辰的支持者在中下层军官中还有很多,而摄政王一系现在硕果仅存的大将,就是王行义了,他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于一身,一旦王行义取得了针对蜀汉的胜利,到时候他声望如日中天,丁阁老能拿他怎么样?谁敢保证王行义不会挟威对付丁阁老?
丁阁老自然不会放任摄政王一系的漏网之鱼建功立业,所以发动门生故旧借机弹劾王行义,甚至派人故意散播不利于他的谣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靠着杨承宗意有所指的一句话,小皇帝已经基本把这件事情抽丝剥茧还原了出来。他的心头豁然开朗,对于杨承宗的见识更是深感诧异。他能够想到这些是因为他掌握了最多最完整的信息,杨承宗能够在百忙之余这么准确地猜到幕后黑手,这份聪敏豁达,真是可畏可怖!
到了此时,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处理此事的腹案。对于丁阁老和王行义之间的龃龉,他是乐见其成的,他当上皇帝之后,太后教给他的第一招就是两个字:平衡!下面的臣子全都团结的铁板一块,他这个皇帝才不好当!
如今他只需要在两人之间,哪个弱了帮扶一把,然后安心做一个裁判员就行了。运动员们斗得越厉害,就越需要自己这个裁判员,自己的位置也就做的更稳当。
出于谨慎使然,他还是想问一问雨澜。杨承宗毕竟是她的亲弟弟。也有些日子没有看到雨澜了。
“摆架养性斋!”
养性斋里。
“药已经煎好了,王妃您趁热喝了吧!”宫女端了汤药进来,恭敬地对雨澜说道。这几天小皇帝没来打扰,雨澜着实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龚太医自从上次以后,被皇帝任命成为雨澜的主治太医,隔一天就来给她把一次脉。一个保胎的药方子已经变了好几变。
“放在那儿吧!我一会儿再喝!”这么些天了,每一次王妃都不肯正儿八经地喝药,那个宫女早都习惯了。放在桌子上又行了一礼就下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双喜和腊梅两人,雨澜吩咐道:“把那药端过来给我!”
双喜将药端了来交到雨澜的手上,雨澜仔细闻着药汤的味道,仔细辨认里面都加了什么东西。这些年来她在王府里闲来无事,跟着白大夫断断续续学了一些医术。开方子看病她还做不到,但是却能分辨出这一碗药里到底放了什么,她闻了半天,又用银匙搅了搅药汤,仔细分辨,最后才松了一口气。
貌似,小皇帝并没有叫人在药里添加什么作料!这应该是一碗保胎的药。
可是,她还是叹了一口气,“还是拿去倒在花盆里吧!”
“是!”腊梅十分听话地将那一碗药倒在一个兰花盆里。要是叶敏昭知道自己拿最好的药材熬出来的药汤一直得到的这个待遇不知道他会做何表情!
“扶我出去走走吧!”随着身子日渐沉重,雨澜越发地无法在这个小房子里呆的下去了。
腊梅和双喜就扶着她在养性斋的院子里散步。时值五月,院子里的几株石榴花开得正好,打眼望过去一片灿若艳霞,绚丽已极。雨澜放慢了脚步,望着火红的石榴花微微出神。晋王府里也是栽了不少石榴树的,虽然叶邑辰从来不吃——嫌麻烦,可赏花赏果却也是一种雅致,何况石榴还有富贵吉祥多子多福的寓意。
多子多福也是王爷的心愿吧,雨澜伸手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为了这个孩子,她必须坚强下去。
叶敏昭恰在这个时候带着太监到了养性斋。雨澜带着两个丫鬟过来给他见礼。叶敏昭摆摆手,“快起来吧!”上次那件事之后,他这还是第一次来见雨澜,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看见雨澜微微隆起的小腹,他的心里又一阵不舒服。
沉默了片刻他才说话:“你的身子还好吧?”不管他的心机有多深沉,对着雨澜他的关心还是发自肺腑的。
“托陛下的福,臣妾都挺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你身子重,以后见了朕,就不要再给朕行礼了。”
“谢陛下恩典!”
“行了,也别谢来谢去的了,你们扶着你家主子在那里坐坐!”养性斋里除了石榴树,还有宜家葡萄,葡萄架子下面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很有几分意趣,叶敏昭就叫丫鬟们扶着雨澜在石桌旁坐下。他也在另一个石凳上坐了下来。
叶敏昭开门见山地问道:“朕有件事想要问问你!”
雨澜微微有些诧异:“皇上请说,只是臣妾是个妇道人家,见识有限……”
叶敏昭摆摆手,把她谦虚的话堵了回去,“你不必过谦。你的聪明才智,别人不知道,朕还是知道的。”想当年雨澜作的诗可是帮他把尚书房的师傅都给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