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种黄瓜
“真的有这种好东西,真想试试。”看来只要是女人,对于容貌总是有着无限的向往,韩姨一听和玉说有东西可以变漂亮,便一脸向往的说道。
和玉想着自己的皮肤很好,就是有点黑,整天在田里工作,能不黑嘛。想弄点珍珠蜂蜜面膜。一想到珍珠很贵,和玉就感觉到肉疼,还是黄瓜面膜来的实惠。
今年的计划没有黄瓜种植,考虑到黄瓜种子是真空包装的,放置时间比较长,所以才没有打算种。黄瓜种子是小包装的呀,大约五十克一袋,可以在家里的试验田里种点,一来能饱口福,二来可以做面膜。吼吼一想到可以吃到黄瓜,和玉的口水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韩姨你就瞧好吧,不要两个月就可以做了。”和玉献宝似的说道。
大口大口的吃菜,喝汤,其他人也被和玉吃相感染了,吃的很是香甜。放下碗筷,和玉挑着灯笼,前往放种子的屋子,拿出一包黄瓜种子。拎了一些热水,浸泡种子。黄瓜种子和稻种不一样,表皮比较厚,所以要用温度高一定的温开水烫种消毒十几分钟。要不停地搅拌以防烫伤种子,然后再用三十多度的温水浸种两到三个时辰,擦洗干净。忙活了大半夜才完成浸种,上面用麦秸捂起来,保暖保湿。
等和玉弄好,回去睡觉的时候,估计还有两三个时辰就天亮了。简单的洗漱一下,和玉躺在床上,感觉一闭眼就睡着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和玉才醒来,正好赶上午饭。吃晚饭之后,和玉找来一个大一点的陶盆,在下面穿了一个孔,用布卷了一个塞子塞住,用来培育黄瓜苗。
找了一些发酵的绿肥混着泥土放在瓷盆里,已经发芽的种子,平铺在里面,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土,还有一层薄薄的草木灰。做好这些,和玉把瓷盆搬到温度比较高的厨房,放在角落里。
拍拍有点酸的腰,终于弄好了,和玉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去看试验田院子里的稻种育秧。
只见嫩绿的幼苗从麦秸的夹缝中探出头,和玉拿起喷壶,加满水,拎起来洒水。这个可是细致活,隐隐的湿透上面的麦秆就行了,上面的水会慢慢的渗到土里,补充秧苗对水分的需求。幸亏上面有麦秸,要不然喷壶洒出来的水会把幼小的秧苗冲倒,有的甚至连根冲倒。现在秧苗还很小,再过几天,等秧苗长到足够强壮,才能拿掉上面的麦秸。
和玉小心翼翼的侍弄着这些秧苗,不假他人之手,事必躬亲。有时候,看的下面的丫鬟小厮心里都感觉很不理解,好好的大小姐日子不过,整天在田里和泥土打交道。好在大小姐,待人很好,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大小姐,每次大小姐都很仔细的解答。
对于第一次种植的东西,和玉总会很仔细的侍弄,是为了更好记录这些作物的生长状况,总结出现在的一些问题和经验。想到家里这么多田,和玉才不会傻到一个人耕作,还不得累死。所以每次和玉干活的时候,都让机灵的小厮们跟着学习。其中孙东凌最被和玉看重,所以不管做什么,和玉都会让他跟着。好在孙东凌不仅聪明,而且很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很虚心的请教其他人。冲着孙东凌这股聪明劲,和玉没少赏东西给他。不管是好吃的,还是好喝的,孙东凌几乎原封不动的托人带给自己在荒田的妹妹。和玉说过他几次,孙东凌只是笑笑,还是照送不误,和玉很是被孙东凌的作为感动。
“大小姐,这个稻秧苗好像很喜欢水。东凌注意到,天气暖和点,大小姐就一天浇一次水;温度低点,就两天浇一次。”孙东凌见和玉这几天一直给这些秧苗浇水,感觉很是奇怪,便问出心中的疑问。
“此种作物名字叫水稻,是要长在水里的,除了中间有个十几天不需要大量的水。”和玉很耐心给孙东凌解释。
“怪不得叫水稻,长在水里,倒是贴切。东凌很期待看到这些能够长在水里的水稻到底是什么样子?”孙东凌说道。
见和玉很是吃力的拎着喷壶,孙东凌接过来,说道:“大小姐,还是我来吧,这个有点重。”
和玉的确是累了,便把喷壶递到孙东凌的手里,站在旁边,看着孙东凌浇水。见孙东凌很细心仔细的慢慢的浇水,和玉放下心来,便道旁边的石凳坐下。和玉端起桌上的茶壶,到了一杯水,“咕噜咕噜”几口喝下去。忙活了半天,忘了喝水。和玉就是这样,一干活,就完全沉浸在其中,很是专注。
“东凌,墙边上那一排,少喷一点。因为在墙边,有阴影,土里的水分蒸发的比其他地方少。”和玉见孙东凌浇到墙边上,便说道。
“知道了,大小姐。”孙东凌恭敬得回答道,心想:这大小姐观察入微,很细小的细节都能注意到。前两天大小姐有送了几盒点心,妹妹东琴一定很开心。一想到妹妹吃点心的时候,眯成一条缝隙的大眼睛,孙东凌就感觉特别幸福,以后一定要认真做事,报答大小姐的恩情。
看着平时有点酷的东凌露出温馨的笑容,和玉猜想到东凌一定是想到妹妹了。和玉很是好奇,孙东凌为什么这么疼爱自己的妹妹呢。
“东凌,是不是想东琴啦?”和玉问道。
东凌憨憨的笑了笑,说道:“是的,大小姐。昨天我托蒋叔把几盒点心捎给东琴。现在估计已经收到了。”
和玉都能猜得到前两天赏给他点心,一定会捎给东琴。
“东凌,你对妹妹真好”和玉听了东凌的话,称赞道。
这时候孙东凌已经浇完所有的秧苗,放下喷壶,拿起桌上的另一个杯子,喝光里面的茶水,抹了抹嘴唇说道:“去年家里遭洪水之后,我们一家人四处流浪。一场大暴雨后,我们躲在破庙里,东凌当时淋了雨发高烧。天晴后父母四处做零工,给东凌买药。家里没有吃的东西,又渴又饿,以至于后来昏迷过去。隐隐感觉不饿了,醒来之后,才知道是妹妹东琴咬破十指,让东凌吸她的血。妹妹很小,之所以知道这么做,是因为母亲程氏曾经让饿的哇哇叫的东琴吸自己的血。要不是父母和妹妹东琴,东凌可能早就不在人世,这辈子,东凌一定会对妹妹和父母好。”
听了孙东凌的话,和玉震惊了,终于知道孙东凌为什么这么爱惜东琴了。
第九十章王知州进京
第九十章王知州进京
怪不得这段时间没有听到王知州的消息,原来王知州受皇帝召见进京。和玉挖了两框比较早熟的土豆,给王知州,杨师爷送过来尝尝鲜。
“这王伯伯忒不够意思,一个人偷偷摸摸去京都了,等他回来要是不给玉儿带礼物,玉儿可是不会理他。”和玉在杨师爷面前,撇撇嘴巴说道。
杨师爷还是第一次看到和玉这种无赖相,笑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喝了一口水,缓口气说道:“玉丫头还是那么牙尖嘴利,老夫得替老爷“鸣冤”,这皇帝召见,不能耽搁。想当年,老爷不赞同皇帝修建行宫,认为劳民伤财,还说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气得皇帝差点要砍了老爷脑袋。好在皇帝没有被气愤冲昏头脑,被其他大臣劝住。不过听人说,皇帝当天回去之后,压抑不住心头愤怒,一甩手打碎了心爱的花瓶。所以就把老爷贬出京城,做起地方官。”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对王知州的品性有所了解,可以想象的出当时火爆的场面,同时也暗暗佩服王知州的耿直。皇帝也不错,没有任性妄为,只是把王知州贬出京都。王知州这么体恤民情,皇帝的处罚或许正合王知州的想法。
“王伯伯做地方官是百姓之福。”和玉微笑着说道。
杨师爷摸摸胡子,很是自得说道:“与其在庙堂之上尔虞我诈,还真不如离京做个地方官,真真切切为百姓做点实事。换了这么多地方,每到一地,说不上造福一方,但也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杨师爷的话,让和玉不禁想起前世的情况,那么多人奋斗了将近三十年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作物产量有限,土地有限,再加上土地兼并,总归会有很多人没饭吃。
“是啊,让所有的人都有饭吃,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难做到。除非开垦更多的土地,推广高产作物,再加上提高作物产量。”和玉思索了半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