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龙鹰一意杀死九野望,眼前乃千载良机,只恨“小不忍则乱大谋”,唯有克制着心内的波动。
就在龙鹰改向的一刻,九野望再踏前小半步,奇迹般收止了前扑之势。波动蓦现,显示他凭其顶尖级高手的直觉,虽看不见,却感应到从舱口涌出来的杀戮之气,也因而令他必死的绝局里,争取的一线生机。
六卫冲出,三前三后,机括声响,六枝弩箭若如电闪,朝离他们十步远的九野望发射。
九野望面对的可非普通乱箭,而是一个弩箭阵,瞄准的方向、位置、出箭的快慢,隐含微妙的法度,距离又近,箭刚离机,立可命中,其间等于没有距离。龙鹰自问如调转位置,他好不到哪里去。当然,以龙鹰魔种的灵应,绝不让自己陷身这般的绝地。
九野望正因被龙鹰捕捉到路子,致优势全失。
如龙鹰继续未竟之程,逃入舱廊内去,九野望肯定孤身犯险,锲而不舍,抢进来不惜一切干掉龙鹰的“李隆基”,那时龙鹰真不知该否掉转头作战,令“李代桃僵”之计,前功尽弃。
双方斗智斗力,形式不住改变,谁胜谁败,不到最后,尚未可知。
际此生死一发之时,九野望展现出顶尖高手的功架,身体往左右急晃,如若生出数个幻影,令人难掌握哪个才是他的真身,同时双手疾拍。
奇迹乍现。
九野望借身体的晃动避开三支弩箭,又以左右手分别凌空拍掉两箭,却避不开第六箭,透肩而过,带起一篷血雨。
虽为敌人,龙鹰亦要心下佩服,此箭看似伤他甚重,九野望却是借身体的移动,避过筋骨之伤,是避重就轻,仅从此点,已知此人实战经验丰富,大可能曾上过战场,故而培养出保命的自然反应。
弩箭的冲击力非同小可,以九野望马步之稳,亦被撞得往后跌退,他也借势使势,一声“扯呼”,知会与卫抗战至难分难解的拔沙钵雄,他则朝后仰身,双脚用力,如箭矢般拔地而去,越过船榄,投往船外的暗黑里去。
砰!
劲气交击。
拔沙钵雄硬是逼开卫抗。从一边逃之夭夭。
此时船尾的是哪个兄弟赶到,可见刺杀行动的快速和激烈。
龙鹰喝道:“穷寇莫追。”
卫抗和众兄弟齐移往他四周,簇拥着他。
船首前的水师兵头嚷道:“临淄王……”
龙鹰截断他道:“小事小事,勿多问,给本王继续领航。”
卫抗目光在河面搜索。
龙鹰打出手势,告诉众人九野望往后方溜掉。
卫抗从容道:“确是一等一的强手,如当夜来犯兴庆宫的刺客有他们在,可能是另一结果。”
龙鹰笑道:“他们该参与了进攻大相府的行动,当时计划攻打兴庆宫时,没将你们计算在内,因而失着。可是若有下一次,将不会是攻打兴庆宫的阵容。”
众人颔首受教。
自追随李隆基后,他们是第二次打硬仗。今趟的规模虽远不及上前一仗,惊险处犹有过之。
卫抗道:“若非有鹰爷在,后果堪虑。”
龙鹰微笑道:“临淄王怎都不会死,皆因他乃真龙降世,未来虽仍有一段长路要走,但已非像从前般遥不可望,届时临淄王绝不会薄待你们。”
另一兄弟道:“我们对荣华富贵并不放在眼里,能先后追随圣神皇帝和鹰爷,方为我们最大的荣耀。”
十八铁卫,此时有十二人聚集龙鹰身旁,余下的六铁卫,形影不离的保护舱内的李隆基。
龙鹰与他们接触机会不多,没想过他们竟仕荣华富贵如浮云,心叫惭愧,道:“不贪富贵,绝对是明智之举。有所求必有所失。”
卫抗欣然道:“事实上我们一众兄弟非常享受追随临淄王的日子,让我们感到奋发有为,又不致白白浪费了一生,将来大功告成,我们立即返回幽州,过些安乐知足的日子。”
又另一铁卫兄弟道:“没经过刀口蘸血的日子,怎都享受不到平凡的真趣。”
一个这般说,另一个亦这样说。
龙鹰大呀道:“你们怎会个个抱着这样深具至理的想法?”
卫抗代答道:“是圣神皇帝对我们的训诲。”
龙鹰心里一阵感慨。
离开的时候到了,否则便要重返西京。
第二章 攻坚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