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卫国广播着家家户户要把公粮交到村委来的通知。每年,交公粮的时候,他都要喊上六遍,每隔十分钟一遍。有人曾经掐着表给他算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一个小时过后,自然就播放起“红旗飘飘”的革命歌曲。可让人奇怪的是,今天人们只听了一遍,就再也没了他那大公鸭似的嗓音,而且也没了他那特别爱放的曲子。
马卫国这一反常的举动,不知有多少人在心里泛起了滴咕。只有他的老婆一如既往的像是接到了命令,听到广播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拿起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地簸玉米,装了一袋又一袋,又跑到老沙家把大闺女叫来。大妮子与丈夫在省城开了一家小小的饭馆,买卖只是将就着刚混上吃。这几天她一人回来是给婆婆作十年忌日。公公请阿訇走坟去了,家里正忙着准备做油香。
娘俩从丁家门口路过时,连英要去借杆大称。当她来到丁家时,一看满屋里坐着一帮子乡老,也没进去,从翠枝手里接过称便跟闺女回了家。娘儿俩称够斤数,又多装了些,就让闺女送到村委去了。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见大闺女又把粮食推回来了。
咋弄的,咋来回都推起了沉车?开天辟地头一次把公粮退回来,当妈的这个纳闷,冲着闺女就咋唬上了。
我说等等再交,你非得逼着人快去、快去。
买卖纳税,种地纳粮,天经地宜。
谁说不交了,可你也得问问人家要不要再说。
你爸爸都广播了,你没听见?
变卦了,交够了。
这孩子,咱还没交,咋就够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路上的那些人跟咱一样都推回来了,说是都不用送了。大妮子边说边往下卸袋子。一个你,一个俺爸爸,听风就是雨,我那里忙得一个跟俩似的,你抓起人来就走,这么沉沉的一车叫我推了个来回。我真服了您二老。
看看,我都快支使不动你了,要是头几年我年轻那阵子,你就是给我推,我都不用你。你爸爸怎么说?
没见着。女儿的话,生生的硬,当妈的听了,耳朵里像是灌进了水。
行了,你走吧,顾你死婆婆去吧,死的比活的还重要。哼,这可真来了那句话,娘儿俩嫁人家——各人忙的各人的。要是六儿在……
就是她在,你能舍得让她干?那可是个不省事的主儿。
她那么弱,就是她要干,也不能让她干,累出个好歹来比支工钱都贵。可她总不会惹我生气。
谁天生是干活的命?都是你和俺爸惯的,才弄得她娘娘似的不病也像病。也不知道你们是疼她还是害她。
走吧,走吧,别反嘴吊舌的气我了。
连英又生气又纳闷,天快黑的时候,见丈夫终于回到了家,进门她又咋唬开了。好歹算是逮住了个人,能不出出气?
还有没有正事?一会子让交,一会子又把人撵回来。刷逛谁啊你?
这又咋啦,你倒说清了?
说不清。说清了还问你干啥?
咋把粮袋子堆到过道里?看天阴的,让雨淋了那还得了?
淋了拉倒,反正都不要。
吃枪药了,好好的粮食,犯什么病要糟蹋?
谁要糟蹋?是你们不要,村委不要。
嗨,明说啊你,我当什么大事。要不说是娘们呢,家里丢个鸡,就要打天骂地到处找,丢了牛,你就成了没事儿人啦。
挨刀的,谁不分轻重?哪次交公粮我不是挑最好的?从早晨就忙天忙地挑了拣、拣了挑,好歹地让大妮子推去了,又不要了。
老娘们,你听话要听音,你咋听不出我的意思呢?干脆这么说吧,公粮,今年的公粮大都免了。哈哈……
为啥?
有人替咱们交了嘛。
有这等好事?
是啊,今年大丰收,全村人涌跃交公粮是个值得表扬的大好事,上午我还下了通知。但支书说,村委临时决定,公粮由村委会代交了。
咱也是村委的,咋不要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