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重生小地主免费阅读全文19楼 > 第290部分(第3页)

第290部分(第3页)

连蔓儿和小七摘了一小篮子的榆钱,回到家,张氏已经将面和好了,正放在炕头发着。面是玉米面,为了更好吃一些,里面加了少许的白面。

将榆钱从梗皇上摞下来,少数的几片嫩榆树叶也没往外摘,就掺进面里,和均匀了,张氏就端着面盆去厨房。

贴饼子,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一道特色的吃食。

厨房的大铁锅里,已经炖上了菜,是大骨汤熬煮的海带豆腐,刚烧开了锅,这个时候贴饼子正好。

张氏将面盆放在锅台上,一手抓起个面团,两只手揉了揉,然后啪地一声甩到铁锅壁上,那面团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周正的圆饼,贴在了锅壁上。

饼子的形状,是检验一个主妇的厨艺的最好标尺。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求正版订阅,木有粉红票的童鞋,投推荐票也是对作者的支持。

晚上会有二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八十一章 骡马兴旺

第二更,求粉红。

…………………………

张氏贴出来的饼子,形状圆润、大小均匀,厚薄适中。在连家的几个媳妇里,说到厨艺,还真就属张氏最能干。有最能干的,当然就有最差的。比如说现在,连蔓儿看着张氏贴出来的饼子,就想到了何氏。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轮到何氏做饭、贴饼子,几个孩子竟然有些期待,因为每次都有笑料。何氏那饼子贴出来,形状是相当的抽象,简直就是什么样的都有。用周氏的话,就是“支楞八叉”。

一般贴饼子,要在铁锅四周围上用高粱秸秆做的锅圈,防止饼子顺着锅壁溜下来。手艺好的嘱咐,根本就不用这个锅圈。手艺差的,就是用了锅圈,那饼子照样溜进锅底。

结果自然是饼子没贴好,还把锅底的炖菜味道给糟蹋了。

张氏贴了一锅圈的饼子,就将锅盖盖上,灶底继续烧火,再烧一个开锅,然后就不用烧了。利用锅底的余火再温热一刻钟,这一锅连主食带菜、汤的就全做做得了。

…………

晌午的饭桌上,除了一盆海带炖豆腐,还有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碟瓜子。张氏又另外煮了几个咸鸭蛋给几个孩子吃。

热腾腾的玉米面榆钱饼子端上来的时候,连蔓儿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金黄的玉米面,绿色的榆钱,使得这饼子甚是好看,玉米面的香加上榆钱清清甜甜的香,简直是热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连蔓儿拿了个饼子,咬了一口。玉米面榆钱饼子的口感,略有些粗糙,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香。

张氏连磕了几个咸鸭蛋,将油多的都放到几个孩子和连守信面前。她自己留了一个最小、最差的。

几乎每一个庄户人家的主妇都是这样。在饭桌上,将最好的饭菜给男人和孩子们,自己只吃最差的,或者是上一顿的剩菜。

连蔓儿没急着吃咸鸭蛋,也没去夹菜,而是另拿了一个小碗。将碟子里一整个的瓜子夹了一大块,放进小碗里。

这瓜子的子要轻读,它并不是西瓜子、葵花籽那个瓜子,而是咸菜疙瘩。也就是芥菜疙瘩放进大缸里。腌制一冬而成的。

这时节,新鲜的蔬菜还没下来,而过冬的白菜、酸菜、土豆、干菜等已经没了,庄户人家的饭桌上,一般就是咸菜瓜子唱主角。

这个所谓的没了,也并不一定是说没有足够的白菜、酸菜留到这个时候,而是季节到了。这些东西就再也存放不住,即便还有,也不能吃了。饽饽也是这样,开春一开化,家里还有饽饽的,一般都会发霉,再也不能吃了。

连蔓儿家有地窖,还保存了一些白菜、土豆,干菜也还有一些。但是她们依旧按照历年的习惯,将一缸的咸菜、瓜子都烀熟了。

咸菜、瓜子烀熟后,放到阳光下晒干,一般可以供人们熬过青黄不接的阶段,直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下来。

而经过烀熟、晒干的咸菜和瓜子,咸香无比,庄户人家的小孩子有的甚至不吃饭,也爱抓这些东西吃。当然,之后免不了要多喝几碗水。

烀的熟烂的瓜子。完全没了芥菜疙瘩当初的涩味。纤维也都像融化了一样,轻轻的一按。就可以成泥。在上面淋上一点香油,那个美味,难以用言语表达。

连蔓儿就在瓜子上淋了香油,一口玉米饼,一口瓜子地,吃的津津有味。

连守信也爱吃这个,他甚至用大葱蘸了瓜子泥,就着饼子,大口大口地吃。

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也吃瓜子。

“你们爷几个,可真都好养活。”张氏就笑。

家里的条件好了,经常改善伙食,可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原来贫苦日子吃惯了的吃食,都没有反感。没人挑拣饭食,简直就是张氏做什么,她们都能吃的高高兴兴。

当然,这与张氏厨艺好,总是想着法子将食物做的好吃也有一定的关系。

…………

自从清明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过几场雨,连蔓儿家的菜园子已经种好了,边边角角的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