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任谁都知道,于孝天才是大明的真正掌控着,原本祖大寿他们认为,于孝天即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想要短时间掌控大明全局,也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做到的,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才行。
但是任谁都没有想到,于孝天靠着软硬兼施,在强大的军事后盾支持之下,居然两年时间不到,就基本上掌控住了整个大明的全局。
而且现在于孝天已经羽翼已丰,对于他们这些关宁军的依赖已经是可有可无了,以前大明离不开他们这些关宁军,但是现在他们对于孝天来说,非但不是助力,相反却还成为了一种威胁。
于孝天现如今完全已经不需要他们这些关宁军来镇守关外了,凭借着他目前于家军的实力,他完全可以自己就把建奴给打趴下,而他们这些关宁军,已经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
换做是他们的话,估计也不会坐视他们这些关宁诸将继续在关外拥兵自重,所以于孝天这么做,也算是人之常情。
这一次于孝天亲自率军北上,出关讨伐建奴,其实目的并不全都在建奴身上,另外一个目的也很清楚,那就是趁着这一次出关,要一劳永逸的把整个关宁军的问题一并解决。
在得知于孝天要领兵出关的时候,关宁诸将就已经乱作了一团,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好日子恐怕要到此为止,许多人并不甘心他们苦心经营了这么长时间,才经营出这样的场面,就这么被于孝天给拿走。
所以几个掌兵的关宁军将,便找到了祖大寿商议对策,有人提议干脆领兵反了拉倒,反正于孝天也不是大明的正主,而是一个背负着骂名的奸佞之徒罢了。
他们完全可以同样祭出清君侧的旗号,割地自治,不听从于孝天的使唤,也不交出他们的兵权,继续走拥兵自重的旧路,把整个关宁一带,划为他们的地盘,不容于孝天插手。
但是这样的提议马上被祖大寿给按了下去,他只说了几条原因,就打消了这些人的这个念头。
第一他们如果这么做,于孝天肯定立即会掐断对关宁军全部的物资粮饷供应,仅凭关宁一带的粮食产量,他们可以维持多少兵马?所以只要他们无法自给自足,这么做就纯属自讨没趣,于孝天甚至可以不派兵进剿他们,紧靠着封锁,就可以把他们给活活饿死。
第二以关宁军现在的实力,有没有能力扛住于孝天派兵对他们的进剿,于家军的战力他们可都是知道的,当初他们派入关内了两万大军,跟着吴襄去帮朝廷进讨于家军,结果呢?
两万关宁军偷袭天津卫,结果却被于家军像是屠鸡杀狗一般打的落花流水,连主帅吴襄都被当场轰成了人渣,最终逃回山海关的仅剩下了不到两千人,而且当时于家军还是刚刚结束了和建奴大军的激战,已经算是强弩之末了,还能把吴襄所部打的这么惨。
现在于孝天已经控制了整个大明,随时可以调集远超过他们兵力的大军出关对他们进剿,凭着他们这些兵力,还有物资储备,想要和于孝天划地自治讨价还价,根本就是在找死。
恐怕这边他们宣布什么狗屁清君侧,那边于孝天便会派出精锐人马出关,讨伐他们,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于孝天现在可是有权利以一国之力来对付他们,而他们仅凭着关宁这一带穷山恶水,想要和整个关内对抗,根本就是打着灯笼上茅厕——找死!
这么一说,那些提议谋反的家伙顿时就蔫儿了下来,这两三年来,他们也听闻了许多有关于孝天做事的风格的事情,于孝天此人一方面心狠手辣,一方面办事果断,但凡是关内试图和他作对之人,往往都落得一个满门尽灭的下场,于孝天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他们敢这么做,于孝天当真敢把他们举家上下,最后连只鸡都不留的全都给干掉。
既然造反不行,那么其他人又问祖大寿还有何好主意,祖大寿当时摇头没好气的说道:“我能有什么好办法?现在于孝天已经控制住了大明江山,早已不是当年刚刚入京时候了,那时候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现在又能如何?
这几年你们也都睁眼看着呢,关内各地那些不听话的当官的还有军将们都落得的是什么下场,就连那些皇亲国戚,现在一个个都像狗一样的夹着尾巴做人,一不小心就被于孝天像杀鸡一般的给做掉,
左良玉领兵作乱,号称拥兵十万,结果呢?在于家军兵锋面前,连两个月都没有撑到,就被打的大败,左良玉全家上下被于孝天杀的连只鸡都没能留下,你们以为就凭咱们手头的这些关宁军跟他死磕,能有什么下场?
我等恐怕现在除了对这于孝天表示恭顺之外,大概还能落得一个善终的结果,但是如果诸位想要与之对抗,恐怕最终所有人都只能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所以我奉劝诸位,还是莫要打什么主意,此次他率军出关讨伐建奴,我等可先跟着看看,他麾下的这些于家军,到底是不是有传言中的那么骁勇,假如他麾下兵马,确实厉害,那么我奉劝诸位,还是乖乖交出兵权,主动请辞,这样的话还能落得一个好的下场。
但是如果此次他出关进讨建奴同样也铩羽而归的话,那么我等便还有被利用的价值,接下来便还能与之讨价还价,保住眼下的地位!
除此之外,恐怕再难有更好的办法了!”
(跪谢大漠笑春风兄弟一次次的重赏支持,真是不知该如何报答!)
第一百一十七章 敲山震虎
有人对祖大寿问道:“难道说我们只有坐以待毙,或者是观望风向吗?”
祖大寿点点头道:“恐怕也唯有如此了!”
所以经过一番商议,他们这些尚还控制着一些兵马的关宁诸将,最终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那就是静观此次于孝天率军出关,和建奴一战的结果,如果于孝天果真将建奴讨灭的话,那么他们除了老老实实交出兵权,回家养老之外,再也别无他法。
但是如果于孝天此次率军出关,却没有能干掉建奴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人便还有机会,和于孝天继续讨价还价,保留住目前的在关外的地位。
但是今天当他们亲眼见到了于孝天麾下的这些精悍无匹的于家军兵马之后,已经是各个都心凉了半截。
他们在关外和建奴打了几十年交道,也算是都相当有见识了,但是却从未见过如此精锐的人马,于是几乎所有人都潜意识之中,已经判了建奴的死刑,再也兴不起和于孝天阳奉阴违对抗下去的念头了。
于孝天也没有端着架子,下马和祖大寿一行人见了面之后,亲自拉着祖大寿与之把臂言欢,倒是相谈甚欢。
而且于孝天谢绝了祖大寿等人请他入城设宴款待的邀请,以军务在身,不便讲这些排场,而是下令全军就地在锦州城外安营扎寨,请祖大寿等人在城外大营之中,简单的吃些饭,商量一下接下来对建奴进剿的事情。
祖大寿等人无奈之下,只得应命,现在于孝天虽然没有登基称帝,但是却挂了个监国的名头,他的身份,现如今在大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连当今圣上崇祯皇帝,恐怕也只有听他摆布的份。
所以于孝天留他们在大营议事,他们也不敢轻易谢绝,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看着那些于孝天的手下,用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便在城外扎下了营盘,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工夫,一座各项设施都相当完备的庞大兵营便在锦州城外布置完成。
于家军用这么短的时间,扎下了这么一个完备的军营,仅凭着这一件事,就让祖大寿这帮关宁诸将开了眼。
所有于家军的兵将,在统一调度之下,如臂使指一般灵动,各司其职丝毫不乱,效率之高,可谓是让所有人都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