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海是顺治十二年就定下的“疲敌”政策,福建金、厦一直在做,并不是什么首创。
把金、厦一带的严厉政策推行到沿海各省,实施全面海禁,以断绝明匪兵源、粮草补给和商贸收入的观点,在满清贵胄的圈子里一直很有市场。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八旗禁旅不擅长水战,如果把资源向水师倾斜,汉人将领的实力必然越来越强。
在满清贵胄的眼里,汉将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比如说北方的姜镶,南方的李成栋、金声桓,都是领着大清的俸禄,然后莫名其妙就举旗反叛,让朝廷疲于应付。
还有,吴三桂带着十几万精锐去云南,不但没有剿灭明廷余孽,还赖在贵州不回来了。
现在贵州每隔几天就往京师发一封求援信,火药、粮食、布匹、棉花、银两、帐篷、军服、盔甲,没有一样不要的。
还说什么李定国、白文选、马宝等明匪大将对贵州轮番猛攻,数万将士浴血奋战,凭了老命才能把阵线守住。
要是朝廷调走一兵半卒,北盘江防线随时有崩溃的危险云云。
朝廷早就从缅甸走海路返回的使者口中得知,现在白文选正在孟密、木邦一带屯兵,随时防备赵良栋、王进宝北上突袭。
马宝、马惟兴等人也率部进入东川,和镇守重庆的李国英交上了火。
这些人除非有瞬移千里的本领,否则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云贵战场。
任谁都看出来吴三桂鬼话连篇,已不为朝廷所用,偏偏谁都拿他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给贵州送钱粮,免得他狗急跳墙,改旗易帜重新投明。
在这种形势下,放弃争夺海权,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四川、湖广加强防御,同时继续扩编汉、蒙、满八旗的规模,壮大八旗禁旅的实力,成为所有满臣的共识。
李栖凤本来反对禁海,在西征安南失利后,在请罪密折里也开始转为同意。不过,他也提出一个担忧,一旦在广东严格实施禁海迁界,必然会触犯尚可喜、耿继茂的利益。
如果不好好安抚这两个藩王,他们很可能重新投向明廷,或者学吴三桂那样既不听调,也不听宣,拥兵割据自立。
李栖凤是顺治一手提拔的老臣,布木布泰知道他对大清忠心耿耿,密折里说的都是肺腑之言。然而允许平、靖两藩总管两广的军政大权亦是一种冒险。
两广远在岭南,广东又是富庶的大省,尚可喜一旦获得军政大权,以后肯定尾大不掉,变成一个难以处理的毒瘤。
所谓以后可以削藩,只是说得轻松,到时说不定比剿灭伪帝还要难。
布木布泰看了一眼身边年仅九岁的孙子玄烨,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向帘外问道:“平、靖两藩一向反对海禁,若在广东推行此策,恐怕他们会心生反叛之心。李栖凤提议由尚可喜接管两广军政防务,由他来执行禁海迁界,你们认为是否可行?”
“断不可行!”
鳌拜暗暗挪动了一下跪着的双脚,让身体舒服了一些,不以为然道:“两广乃我大清的两广,断不可交给尚可喜这种奸诈之人。李栖凤昏聩老迈,妄言误国,应当从重治罪。”
不出布木布泰所料,又是鳌拜抢着回话,而且说话还是那么冲,嗓门还是那么大。每每说到最后几个字时,鳌拜都用尽力气来吼,声音大得能把慈宁宫的屋顶掀翻。
虽然屡屡受到礼仪的教导,但鳌拜“君前失仪”这个罪是屡教不改,以前顺治宽宏大量,从来没和他计较过。如今他贵为辅政,似乎更没有改的打算。
布木布泰皱了皱眉头,让宫女给几个辅政拿椅子,又问道:“苏克萨哈,你说呢?”
在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不太管事,遏必隆就是鳌拜的跟班,只有苏克萨哈时常和鳌拜对着干。所以每当布木布泰认为鳌拜说得不对时,就会征求苏克萨哈的意见。
苏克萨哈对此心知肚明,愈加和鳌拜唱反调。李栖凤死不死和他没关系,既然太皇太后一直没有下旨惩治,现在又拿他的密折出来问,显然她也认为这个提议有道理。
而且如果两广不交给尚可喜,两广总督的继任人选肯定从两黄旗里选,没有镶白旗的份。与其让鳌拜、遏必隆他们继续壮大实力,还不如将把两广交给汉人。
想到此处,苏克萨哈毕恭毕敬道:“奴才以为,李栖凤虽然昏聩老迈,此提议却有些道理。伪帝咄咄逼人,若不让尚可喜总管两广军政,确实难以收拾局面。”
“放屁!”
刚刚坐下的鳌拜听到此话,立即跳了起来,大声嚷道:“李栖凤老迈,你也老迈了吗?让尚可喜,耿继茂这些人拿了两广,以后若是反叛,你带兵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