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杨的守着这对母女多年,她以前只拿对方当个不要工钱的免费劳力,竟没想到姓杨的有此野心,居然还想占了长房家产。
长房无子,将来家产可是朱宝瑞的!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贾氏大叫:“大嫂,你都守寡十年,长兄生前待你多好,你怎能再嫁?”
徐氏欲要辩解,被朱玉笙按住肩膀,她微笑答道:“二婶,有件事情你得明白,我娘是寡妇,想嫁便嫁,不想嫁也没什么,这是她的自由。而你……二叔如今还在外流放,就算是一辈子不回来,二婶你也得替二叔守着家。长房的事情,二婶你也管不了,实要不行让二妹妹也回去,别在长房上工了,一起回去好好盯着宝瑞的功课才好!”
贾氏:“……”
朱玉筝如今可是家里的顶梁柱,每个月从朱记拿到的钱不少,要是因为她而失去了赚银子的机会,那可真是悔之晚矣。
她被朱玉笙几乎是撕破脸的回怼,再看看面色通红的杨鸣善,一脸尴尬的徐氏,心里莫名不是滋味。
凭什么徐氏的运气永远要比她好?
但运气这种事情,从来由不得人。
偏徐氏还有个争气的女儿,朱玉笙又太过强势,两房分家,如今二房还要仰仗长房生活,她每日巴巴指着长房发点工钱好贴补家里开销,还真不敢彻底得罪长房。
事到如今,她才认清一件事情,原来朱玉笙的底气,并非来自姓卫的。
无论姓卫的在不在江州,她都很有底气。
朱玉笙的底气,与任何男人无关,而是来源于她自己。
她能赚钱,会打理生意,与各种人周旋,不必依靠任何男人都能过得很好。
贾氏在认清现实之后,无奈妥协,腆着脸皮道歉:“笙儿,方才是我的过错,一时糊涂说错了话,你别放在心上。”
小人畏威不畏德。
朱玉笙从来都没想过要用德行来感化贾氏,不过是没办法彻底切割,才要让她认清现实少生事端而已。
既贾氏服软,她便不必再多说:“二婶想明白就好。往后整个朱记,粮店布庄茶园以及庄子,都是我娘说了算,二婶还是敬着我娘,省得她不高兴让你回家。”
贾氏陪笑讨好道:“大嫂,都是我的错,您大人大量,别跟我一般计较。我没什么见识,往后都听大嫂的,大嫂您指东我不敢往西,您让我打狗我不敢撵鸡!”为了银子,她可真是能软能硬。
见识过了娘家弟弟的败家能力,再有贾氏自己开店经营惨淡的经验,她越发觉得会赚钱真的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至少能够保障家里的日子过得舒坦。
朱玉筝从小没得到过多少母爱,但近来贾氏发现了大女儿的重要性,母爱顿时源源不绝涌向了大女儿,关心衣食住行,饥暖饱寒,殷勤之极,连带着说话都极为客气,再不敢似过去般对大女儿颐指气使。
跟朱玉笙争执之时,对方态度一旦强硬起来,她也能软了态度,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徐氏红着眼圈只差抹泪了。
多年受压迫,她挺起腰杆回想过去内心郁郁,见识到贾氏被女儿训斥不敢发怒反而谄媚的态度,她心中一口恶气都觉得消散了。
母女俩目光对视,皆从彼此眼中见到了释然。
家中诸事安排妥当,朱玉笙在腊月初一登上了入京的商船,随行只带了一个丫环新雁,还是死乞白赖非要跟着的。
她原本谁也不想带,可徐氏跟杨鸣善都不放心,而新雁只差跪在她面前以死明志,这才逼得她不得不带着这丫头出门。
主仆俩登上船,岸上的徐氏直抹眼泪,朱玉筝从旁相劝,杨鸣善也站在一旁,挥手道别。
商船缓慢驶离,码头上的人渐渐变成了小黑点,江州城终于消失在了朱玉笙的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