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将附子的剂量减半,再加一味白术,以健脾益气,调和药性。”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毛笔,在药方上修改起来。
他将“附子三钱”改成“附子一钱半”,然后在药方末尾添上“白术二钱”。
修改完毕后,他将药方递给张大山,
“大山,你再看看,这样可好?”
张大山接过药方,再次仔细审阅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嗯,这样改就合理多了,多谢刘大夫指点。”
他将药方递给王三,
“王三,你去按这个方子抓药。”
王三接过药方,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向药材库房。
刘大夫看着王三离去的背影,捋着胡须,
“大山,你这徒弟,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张大山也笑了,
“是啊,多亏了您和刘大夫的教导。”
刘大夫摆摆手,
“哪里哪里,主要还是这孩子自己肯学。”
柳如烟喝了几天药后,气色好了许多,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怕冷了。
张大山再次为她诊脉,发现她脉象平稳,体内寒气也消散了不少,心中稍安。
“姑娘,你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但还需要继续调养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痊愈。”
张大山一边收拾着药箱,一边对柳如烟说道。
柳如烟轻点着头,
“我知道了,张大夫,我会谨遵医嘱的。”
“张大夫,我母亲想当面感谢您,不知您什么时候有空?”
“不必客气,”
“举手之劳而已,况且你的病还未痊愈,等彻底康复之后再说吧。”
正说着,柳如烟的母亲走了进来。她一进门就看到张大山,连忙上前几步,感激地说,
“张大夫,真是太感谢您了!如烟的病多亏了您,她现在气色好多了,也不再那么怕冷了。”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锦盒,递给张大山,
“这是一点心意,还请您务必收下。”
张大山推辞道,
“您太客气了,这真的不必。”
柳夫人坚持说着,
“张大夫,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如果您不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张大山见柳夫人如此坚持,也不好再推辞,便接过了锦盒,
“那就多谢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