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组装后又得几乎全部拆开才能安装反应炉。
大量的零部件在众人眼前被有序的组装着,很快就有了雏形。
它的美感与质量已经达到了极致,从每个角度来看都散发出了令人陶醉的精美,宛如一件艺术品一样。
如果没有人们这几十年来的坚持和付出,是无法换来如今这堪比艺术的伟大作品。
只见组装过程中的飞船似乎不光是有了新的能源核心,就连飞船整体的设计都有了巨大改变。
当然这不是说的外形,外形依旧是球体。
从内部构造来看,就知道有了巨大的提升,这次环形导管数量暴增。
目测光每簇中环形导管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300环,基本上快要覆盖满了整个球面。
随着工作人员的组装,飞船的全貌几乎全部展现,通过组装过程可以看出每簇中由360环叠加而成,三簇共计1080环。
九号研究所所拥有的奇特物质毫无保留的全部被用上,理论只要能使奇特物质活跃度能达到百分百。
其爆发出的功率就和当初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完全相同,只要能量供应充足的话的确是这样。
每簇中大小不一的环形导管之间都是并联的,分别并联在了加速器上。
而整个加速器又是集成了换向功能的,能随意控制任意一个环形导管中奇特物质的流量和流向。
很明显这次的加速器也是这几十年来专门为飞行器研制的。
上面不光有1080根导管并联着,还延伸出了十二根巨粗无比的导管连接在能源核心上。
又从能源核心上延伸出1080根导管分别连接在了飞船外壳上。
它们分别连接着三簇中的每一个环形导管,三簇之间互不影响,互相独立。
每一个环形导管之间同样如此互不影响,互相独立。
这些导管就如同人体的静动脉一样,而加速器就是心脏为奇特物质的循环提供动力。
核聚变反应炉就像肺为奇特液体进行充能使其活跃度上升,经过加速器的加速循环后。
奇特物质中的能量被转化为了场能为飞船加速后随之转化为飞船的动能被消耗,奇特液体活跃度又随之下降。
经加速器的加速回流回核聚变反应炉再次进行充能,依次循环从而实现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
通过加速器复杂的控制可以让飞船在空间中任意方向形成作用力从而使得飞船能在任意方向上产生加速度。
核聚变反应炉被安装在了驾驶舱的下面和之前的不明飞行物一样。
时间在人们的忙碌中悄然流逝着。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组装,在众人加班加点的努力下整个飞船成功组装完成。
新的飞船相较于几十年前的阳光1号来说有很大的提升。
最大的提升就是能源核心总算用上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其它方面也是有很大升级,比如材料方面用了这几十年来新研发的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大大提升飞船强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质量。
从外观上看,飞船体积已经缩小了一大圈,直径只有6米多一点。
但内部驾速舱并没有缩小,依旧安装了7人的位置,空间还游刃有余。
整机质量199吨,相较于上一代大大减轻了质量的同时还提升了引擎功率。
小虞给它命名为了阳光2号,这艘宇宙飞船比之前更加智能,搭载了绿星文明所掌握最先进的ai智能计算机来进行控制。
大大提升了飞船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起来也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