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字写得不怎么样,偏偏记忆深刻,甚至薛云的样貌都出现在他脑海,仿佛在面对面的念着。
李世民坐起身来,开始穿衣服。
长孙跟着坐起,从架子上拿起大氅,帮着他披上。
“我睡不着,你先睡吧。”李世民温柔的说道。
“冬天寒冷,陛下不如就坐在床榻上观看。”长孙劝说道。
“我要把这奏折,从新誊写一遍。”李世民解释道。
长孙顿时明白,李世民是要隐藏一些东西,毕竟上面写了一些针对世家的话,被人看去不好。
誊写一遍,李世民再次看了几遍,这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天没亮,李世民就精神饱满的起床,和其他有为的人一样,李世民的精神比大多数都要充沛,即便每天只睡三个时辰,他都不觉得累。
冬天的政务,主要是各地有没有受灾,边关守卫的粮草有没有及时补充。
或许是因为天气冷,冬天很少有大臣发生争执,三两句直指要害,解决了问题,随后散朝。
今天散朝很奇怪,李世民让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等全部到两仪殿议事。
这都占据小朝会三分之一的人了,不少人都在惊愕,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需要整个大唐高层商议。
来到两仪殿,众人惊讶的发现,甚少上朝的李靖也在,还有闲职在家的宇文士及,去年被罢相的萧瑀。
众人面面相窥,都知道今天的事情,恐怕非同小可。
“嘎吱!”一声,两仪殿大门居然被关上,外面甲兵响起,显然已经布防,百米之内是没人能靠近的。
也就是说,今天的会议不但重要,还得保密,这让所有人心里一震,凝神看向李世民,等他说话。
“诸位爱卿坐吧,这份奏折你们先传看,等会再议事。”李世民说着,让内侍把一叠纸传了下去。
一看这纸,大家就明白,这是誊写下来的,所以才有好几份。
萧瑀等人老神在在的坐着,应该是已经提前看过。
两仪殿里面,虽然有三十多人,但是没有多少声响,气氛有些沉闷,又有些严肃。
没有轮到的人都在观察正在看的人,见到他们无一例外的皱着眉头,心里不由有些焦急,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幸好两仪殿采用了长桌议事,不是以前的案几跪坐,挨着的人可以一起看。
纸张在人群中传递,见到最后一人拿起,李世民敲敲书桌,清理了一下嗓子问道:“咳咳!诸位爱卿都已经看过了,那么现在就议一议吧,先说这羊吃人。”
“陛下,这羊毛真的可以织布吗?”侍中王珪行礼问道。
目前的侍中,从地位上来说,与左右仆射差不多,都被看做宰相,只不过他们没有权力去管六部,这也是李世民为了掌控朝廷,特意提高了他们的地位。
尚书令、尚书省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均为宰相之职。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如果加封了这个头衔,同样属于宰相。
李世民上位的时候,掌控朝廷的官员,都是李渊任命的,他想要掌控天下,自然要提拔自己心腹,但是前面的老臣怎么办?总不能降职挪开吧?所以他就加封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来提高地位,逐渐的把关键部位,换成了自己人。
后来李世民一看,嘿!这个办法居然可以分散宰相的权力,于是就决定保留,给予一些老臣加封,不但能彰显自己爱才之心,还能给更多的大臣一种期待。
就像如今病重躺在家里,眼看时日无多的李纲,头上同样顶着参知政事的名头。
“此事已经确认,羊毛不但可以织布,织毛毯,做成羊毛线来织衣服,围巾,手套,袜子,保暖效果,远胜丝绸,不输于皮裘。”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羊毛有此用途,日后再无冻死之人。”王珪高兴的说道。
“羊毛价格便宜,如今甚至是无用之物,诸位爱卿觉得,这羊吃人之事,可会发生。”李世民抬手一压,免得其他人跟着道喜。
这是喜事他当然知道,不过已经过了最初的兴奋劲,毕竟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毛线织成的衣服,正穿在里面呢。
“臣以为很有可能发生,比丝绸还保暖的东西,就算没有丝绸那么贵,但是成本很低,为了更多的羊毛,必然要大量养殖羊群。”御史大夫韦挺起身行礼道。
率先开口的两人,都是世家之人,李世民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
“臣附议!”萧瑀沉声说道。
“臣附议!”其他人跟着应声道。
“很好,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隐患呢?”李世民问道。
“这奏折上说,想要制作羊毛布匹售卖,一是收购羊毛,自己不养羊,二是在关外建立牧场,臣觉得此举就能解决隐患。”王珪拿起一张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