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等到战事结束到时候自然会有说法。
平日里做给墙头草自然无所谓,可此时明显就是举国大战的背景下还当墙头草,那真是以后就该做坟头草了。
到了十月底,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亲自带领近十万之众的步骑唐军前锋出兵,渡过辽水逼近玄菟,就是汉时辽东四郡之一的那个玄菟。
此战李二也是打着光复汉时旧土的名号,而汉时四郡几乎都被高句丽与百济所占据,两边自然是不死不休。
李勣手中实力足够雄厚,而且本身的指挥能力也是足够出色,自己攻打盖牟城,分兵给苏定方攻打新城。
这两座城池都是一战而下,因为他们都使用了火药炸城墙。
曾经让百万隋军都深感头疼,只能是用性命去填的坚固城防,在火药的面前却是宛如豆腐一般脆弱,不堪一击。
城墙被炸垮塌之后,身披重甲的唐军甲士方阵,浩浩荡荡的越过废墟进入城内,基本上战斗就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前锋进展神速,得知消息的李二大喜过望,当即带着主力兵团从幽州出发。
如此庞大的军团,自然不可能全都聚集在一起。
李二安排诸多大将们各自领兵四散出击,形成宽大的战线去压垮高句丽。
随着时间进入冬季,李孝恭的水师因为海面结冰不得不返回来州。
而唐军也开始逐渐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之所以要赶在冬季出兵,李二打的主意就是通过冬季战役获得前线据点,消耗高句丽的有生力量,将战火烧进敌国境内。
等到春天到来的时候,唐军就可以直接全线出击,借着接下来近一年的良好天气一举荡平高句丽。
毕竟高句丽不是突厥回纥薛延陀那种游牧部落,人家是真正以城池为核心的农业国家。
对付游牧部落,打掉他们的王庭就行。
可对付农业国家,必须要将各处的城池全都攻占下来。
高句丽国土数千里,唐军哪怕是一路横扫也需要时间。
所以冬季出兵获取前线据点,来年再一举灭国的战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随着冬季的到来,唐军需要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自然就是天时,寒冷的天气将会对唐军构成巨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就是高句丽人的反击,比唐军更加适应寒冷天气的高句丽,有能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
高句丽内线传来的消息,是权臣泉盖苏文与国王高建武已然停下了争斗达成和解,正在筹集兵马粮草准备反击。
而比高句丽军队来的更快的,是肆虐的寒风与鹅毛大雪。
李二的动作很快,渡过辽水后很快就进抵了辽东城下。
即将发起攻城的时候却是天降大雪,不得不暂停行动。
数以万计的帐篷将辽东城围拢的水泄不通,每个大型帐篷内都有一个带着密封烟囱的炉子,燃烧着蜂窝煤为帐篷内提供热量。
华夏这儿很早之前就知道煤炭的好处,也是长期使用。
只不过因为不知道直接使用煤炭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取暖的时候通常是用木炭,而煤炭主要用于炼铁等方面。
然而煤炭之中的磷等杂质,又影响到了铁的质量,真可谓是成也煤炭,败也煤炭。
带烟囱的煤炉与蜂窝煤的出现,解决了煤炭取暖的问题。
当烟尘通过烟囱穿过帐篷上预留的口子排向天空的时候,帐篷内的唐军将士们,终于可以围着火炉美美的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