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八路军一一五师名单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在平型关战斗中所遇到的情况,与林彪所讲的差不多。当时,战斗开始后,日军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晕了,纷纷藏到汽车底下。八路军的战士们还不懂得烧毁敌人的汽车,让敌人失去掩蔽物,还以为日军和国民党军队一样,打狠了就会缴枪。他们就停止了射击,向躲在汽车底下的敌人喊话:

“老乡,缴枪!”

“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然而,眼前的敌人不仅不懂中国话,而且还是一群经过法西斯军国主义训练的,并长期受“武士道”精神熏陶的人。结果,敌人不但没有缴枪,反而对前去喊话的八路军战士进行射击,许多战士因为缺乏对日本侵略军作战的经验,反被垂死的敌人给杀伤了。

当时686团1营的一名电话员,正沿着公路查线,发现汽车旁躺着一个半死的日本兵,他跑上去对那个敌兵说:“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还没等他说完,那家伙扬起手就是一刺刀,刺进了电话员的胸部。还有的战士想把负伤的敌人背回来,结果自己的耳朵却被负伤的敌人咬掉了。有的战士去给哼哼呀呀的敌人裹伤,反被打伤了。

685团和686团都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战士被负伤的敌人打死打伤。据战后统计,在115师的伤亡中,这一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敌人不肯投降,其结果是,115师虽然打了胜仗,但却没有抓到一个俘虏。

日军之所以死不投降,拼死顽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坂垣的第五师团长期驻在中国,从骨头里就没有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对国民党政府军尚且如此,更何况被他们称作为“匪”的八路军。坂垣征四郎极为崇尚武士道,他的部下大多数也都愿意作武士道精神的牺牲品。他们不想让连自己都瞧不起的军队抓住,否则他们会认为是贞节不保,是自己的奇耻大辱。这样,“不成功则成仁”就成了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选择。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林彪在他的总结中还指出了另外一点:

“日兵之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但最主要的,是过去华北军队对日军俘虏政策不正确,采用野蛮的活埋、火烧、剖肚等办法。故我们今后须加紧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语的政治宣传与优待俘虏。”

在此次战斗中,日军的伤兵不但用武器继续顽抗,而且还经常徒手与八路军战士作战,他们用牙咬,用石头砸,用身体撞……不但不把自己的性命留给八路军,而且最为可惜的是,他们也不想把自己的武器和其他装备留给八路军。他们很多人都把自己手中的武器毁掉,或砸碎,或炸毁。从115师所取得的战果来看,成绩是不小的。但在平型关所遇到的敌人,包括一部分日军辎重队,掌握的各种装备和物资是不少的。如果不是日军毁掉了一部分,那么115师的战果还要大得多。

在对待俘虏的政策上,共产党历来都比国民党高明得多。在八路军改编之初,中央军委就颁布了“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包括:1.实行抗日救国纲领;2.服从上级指挥;3.不拿人民一点东西。

八项注意包括:1.进出宣传;2.打扫清洁;3.说话和气;4.买卖公平;5.借物送还;6.损物赔偿;7.不乱屙屎;8.不杀敌(俘)兵。

八路军的纪律中清楚地写明了“不杀敌(俘)兵”这一条。如果国民党军队也都执行不杀俘虏的政策,那么中国军队的仗可能就好打一点。后来因为八路军一直执行自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在战场也经常能抓到一些日军俘虏,并且有很多日本人转而为八路军服务。

林彪在指出日军战斗力强的同时,也指出了日军在作战中的弱点。他在其总结中说:

“一到山地,敌人的战斗力与特长均要大大降低,甚至于没有。步兵穿着皮鞋爬山简直不行。虽然他们已爬到半山,我们还在山脚,但结果我们还是要先抢上去,给他们一顿猛烈的手榴弹。他们只好像滚萝卜一样滚下去了。至于炮兵则难于运动与找阵地。坦克呢?有些地方真使它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飞机的作用也不大。

“敌人轻视中国军队,成了习惯,便由骄矜而疏忽,不注意侦察警戒,不爱做工事。打起仗来,先让飞机和大炮显神通。来到猛攻时,他们步兵连阵地也不爱占领,只隐蔽在沟里休息。这样的敌人,当然便利我们袭击。所以我们这次,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当当了,向他们开枪了,冲锋了。他们才知道。

“敌人不仅是弹药要靠后方输送,连粮食都要靠日本送来。他们的后方线已扯长有几千里。在这样情形下,把他们后方线一切断,他们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们进退维谷。所以发展游击战在敌后方线上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关战斗,我们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敌后路上阻滞其增援部队及粮食供给……”

根据战斗的实际情况看,林彪所讲的是真实的。从表面上看,在平型关,日军的失败是由于八路军打得好,其实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日军自己那里,115师只不过是利用日军的弱点而已。

当然,聪明的军队指挥者,往往能充分利用其对手的弱点。

“友军的配合实在太差”

平型关战斗,是建立统一战线以来国共双方军队的第一次配合。但仅仅是这一次,就使林彪更加瞧不起国民党军队。

当时的作战背景是,9月20日,坂垣征四郎下达了进攻平型关的作战命令,即令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指挥在灵丘的三个步兵大队(第21旅团所属第42联队的2大队、21联队的3大队及第9旅团所属的11联队之第2大队)实施正面进攻;令第21联队长粟饭原秀大佐率领广灵、浑源方面的两个步兵大队(第21旅团所属21联队的第1、2大队)偷袭平型关右侧。

21日,粟饭原秀率部出动。

22日,三浦敏事也向平型关方向机动。

从浑源南下的粟饭原秀部队翻过大尖山后,于22日进至中庄铺地区,与高桂滋军警戒部队接触。日军并不恋战,绕过高桂滋的部队,沿王庄堡西侧的山涧小路,继续向南穿插。23日,进至西河口及其以南地区。至此,粟饭部已绕到平型关左侧后。这时,阎锡山的部队在大营地区的预备队距敌只有六七公里,但却按兵不动。23日夜,日军向北进攻,袭击高桂滋的背后。高桂滋发现自己的侧后受敌,就放弃团城口一线阵地,向西退却到大营以北地区。24日,日军占领了团城口至东西跑池一线的长城。

就在这一连串事情发生的同时,担任平型关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第33军的一线部队第73师,却早在21日就退到平型关东南部的小西沟——马跑泉一带地区。

至此,在山西境内的长城以北,已没有阎锡山的一兵一卒。

坂垣征四郎的预期目的实现了。他迅速驱逐了灵丘地区的国民党守军,一头堵住了平型关北侧地区,一头占据灵丘城,两头掐断,控制着中间的30公里通路。在日军看来,这里自然是一个安全地带。

但是,这30公里的间隙,却是战场上的一个大“裂缝”。两军相争,双方指挥人员都在极力寻找对方部署的间隙,也就是要“乘敌之隙”。但国民党军队却不敢钻这个“裂缝”,这一点坂垣好像已经预见到了。然而,他却没有估计到八路军115师突然出现在平型关。林彪不仅看见了这个“裂缝”,而且还充分地利用了它。

23日,115师派代表到大营向阎锡山部队的平型关前线指挥所报告115师的作战计划,希望友军给予协同。国民党第33军军长孙楚和阎锡山接到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后,只是虚以委蛇,并未作认真的考虑。

24日黄昏,孙楚和阎锡山派专人给115师送来了“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决定由阎锡山的第2预备军(军长郭宗汾)、第61军(军长陈长捷)派出8个团,三路出击团城口地区,并要求八路军以两路分别向蔡家峪、东河南出击。接到此通知后,林彪决定在总的作战方案上配合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但对阎锡山要求115师分两路行动的计划却不屑一顾,决定不分兵行动,仍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平型关之战打响以后,国民党军队的前卫部队即郭宗汾的第2预备军,却在日军前沿阵地前按兵不动,没有按原计划向团城口的日军发动进攻。等陈长捷第61军赶到,郭宗汾军却又调头南撤。拂晓出击的计划弄到中午还没打响,致使当面之敌粟饭部队的两个大队安然退走。

就在115师一个师与日军孤军作战的同时,国民党第2战区集中在平型关方面的部队多达5个军10个师。如此庞大的兵力却不敢与日军的两个营交战。阎锡山和孙楚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又经过他们自己的手将它破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