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结束,导演课也结束了,丁宁正式从苦逼的两头跑生活中脱离出来,但工作量倒是没减少多少,毕竟只要他想做事,就有数不清的事在等着他做。
对于丁宁来说,九月的第一要务,除了新专之外,当然是趁着天气未冷,赶紧搞定《孙子从美国来》的拍摄。
9月3日,他新创不久的万维影视工作室助理艾庆平,给他带来了个好消息:“拍摄场地那边我们已经搞定,萍县政府还愿意投资,要接下么?”
“不接。”影视接广告投资是常事,但和政府搞上,指不定就被安排下来什么政治任务,好好的一影片,说不定就得扯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旗,丁宁热爱国家,但暂时还不想和政府扯上。
答案在艾庆平预料之中,艾庆平道:“那行,那我和那边的人说下。不过,那边政府人员说希望我们的态度能客观端正些。怎么说,就是别学上一代导演,好的地方不拍,尽拍贫穷落后的一面。”
上一代导演虽然不少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拿到过不少国际奖项,但坦诚地说,他们那些影片许多其实并不名副其实,无论是拍摄手法、内容,还是所谓的深度,都很粗糙。
与其说他们的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国内的社会矛盾或是人性什么的,不如说他们把自己骨子里的文人意气拍出来了。
而在西方,他们拍摄的影片其实也没多受欢迎。
能拿奖,更多的是政治原因,丑化中国一度是大6影片能在那些国际大奖上拿奖最为重要的政治正确。
抛开这个因素,能拿到奖的,全大6当时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卫长平。
卫长平的文艺影片比较圆润,深得中庸之道,虽然也涉及到了国内落后的一面,但他的成功。并不根植于那一点,更多的是因为他有自己独到的电影语言和思想,从各方各面都得到了国外人士的认可。
所以,那么多国外拿奖的大6导演。只有他和他影片里的主角,真正有国际范,在国外也有一定人气。
而其他导演,加起来也没他一个人有声誉,这就是真实力和假实力的区别。
当然。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哪怕他们是假实力,那也是放眼国际而言,较之国内的很多其他导演,他们还是要优秀得多,起码不落窠臼。
而且,虽然他们有不少值得诟病的地方,但在那个年代,他们之所以会拍摄那样的影片,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
这个刚建立数十年的国家,迄今存在着很多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而以暴制暴就是那些导演骨子里的不屈服。
从个人角度出,丁宁对那些导演的作品持不排斥也不喜欢的态度,从新晋导演的角度出,丁宁则对他们的斗争精神抱有尊敬。
没有他们的抗争,国内现在的影视市场多半比现在还要条条框框,处处都是这啊那啊的制约。
当然了,他对这批导演公知化的诸多观点不敢苟同。可也兴许是他们的过激,才能促使相关部门作出改变。
这也是事物矛盾性的体现,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都会有这样的矛盾。
不过。无论上一代导演有多显赫的名声,有着怎样的争议,又做了什么样的贡献,至少丁宁没想过要去做一个多尖锐的人:“这我明白。你找的地方也不会太穷吧?”
艾庆平道:“算不上穷吧,挺有陕省山村特色的,照片你也看过了,不邋遢,也没多寒碜。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