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不以为意,手摆了摆,白皙的脸上还带着笑容,说道:“明年恩科,不知王兄去不去考?”
王士元很干脆地说道:“在下才疏学浅,可不敢去献丑。”
“这是什么话?”赵同不太相信,撇了下嘴,说道:“难道连县里的初试都不参加?”
王士元只得再次强调道:“确实不去的,在下没有隐瞒。”
赵同有些奇怪地看着王士元,不知道这位怎么如此没有上进心。行不行的,县里的初试都不参加,难道真的那么没信心?
可要知道,县里不仅有初试,还有复试,考不过去也没有多大关系,还是当自己的小官吏。
要万一要是考上了呢,科举出身的,最低好象都是十一级吧?
王士元淡淡一笑,继续埋头工作。
科举是一辈子也不会参加的,在这余姚慢慢熬资历,能升到十一级,凭俸禄就足够一家生活,也不用婆娘辛苦了。
胸无大志也好,谨小慎微也罢,王士元是打定主意不显山、不露水,南京更是这辈子也不能去的。
这时,一个身段苗条的女子走了进来,将手中的文件放在两人的案头,还恭谨地打着招呼。
赵同很热情,笑呵呵的说道:“小何辛苦了。”
“伤风败俗。”王士元腹诽了一句,可还是强笑着点了点头。
不管是真的要解放妇女,还是响应朝廷旨意,各個官府多少都有女雇员,做些抄抄写写的简单工作。
可在当时,大家闺秀识文断字,可人家一般都不抛头露面,不被生活所迫;只有青楼解放出来的妇女,才两者兼备。
能自食其力,还大小是个官儿,对于这些女人来说,简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
当然,被人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在所难免。可这与在青楼迎来送住、强颜欢笑,却也不是不能忍受。
小何礼数周到,尽管赵同和王士元只比她高了一级。这就是见过世面,知道些人情事故的好处。
“县尊大人还交代了。庄稼收割在即,过两日便要分头下乡,监督检查,要两位大人早作准备。”小何微笑着通知二人,施礼后退了出去。
赵同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小何的身上,直到她走出房门,才不舍地收回,有些心虚地看了王士元一眼。
王士元却在低头忙着公务,只想早点收工回家。
虽然城里已经建了小学,可他却不想让自家儿女去,只是买了教材,在家教授。
说到底,对于朝廷的很多新政策,王士元并不赞同。擅改祖制,离经叛道,这是他给新皇帝下的定义。
只是,这已经不是他能改变,甚至是敢明言反对的事情。
在这场变革的大潮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顺势而为屹立潮头。可所有的选择,也离不开生存二字。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