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谦抱歉地看着沈欢,苦笑地时候又有一丝兴奋:“沈大人,也许日后下官不能与你共事了,这些事务。还是尽量不让下官沾手吧。”
“不能共事?这是为何?”沈欢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姜谦老脸一红,犹豫了半晌,才扭捏地说道:“下官在京城的朋友来信说,最近朝廷在讨论下官的去处。就是说。要把下官掉离海州通判这个位子,到其他地方去任职。”
“什么,到其他地方去?”沈欢瞪大了眼珠,朝廷这帮人,到底什么意思?按道理。姜谦还未到任,需要任期到了再考虑安排去处。现在直接要到其他地方去,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关系?莫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朝堂的敌人迫害对方。不然就愧疚万分了。
“姜大人,要到什么地方,是升否?”沈欢急忙问道。
姜谦沉吟着说道:“只是说朝堂近日要下决定,至于到底如何,还没个底。是不是真……唉!”
沈欢默然,这事情,十之**是真的了。姜谦虽然只是个通判。不过到底年岁高了。一路走来,总有不少相熟的同僚。说不定在京城里有地位不低的朋友,否则也不会得到朝堂的最新消息了。
姜谦又叹道:“其实与沈大人共事。下官极其愉悦,还学到了不少东西。半年时间,姜某地观念就产生了不少颠覆,这可都是沈大人来了之后才影响到的。^^^^而且这种变化,让姜某不得不叹为好的变化。姜某也想继续与沈大人干下去,可现在看来,是不行的了。也许过些日子,就会有新地通判过来与姜某交割事务,之后姜某就要到其他地方去了。”
沈欢也暗叹不已,姜谦是他好不容易才争取过来的海州二号人物,勤快又清正,很好用,也能变通,是他的得力助手了。现在他要走了,不知道新来的通判怎么样,如果处处与自己为难,就有得头痛了。
长叹一声,沈欢关心地问道:“姜大人的朋友有没有说具体去什么地方,是升是降?如果朝廷要降姜大人,沈某拼了脸也会为你上书张目。姜大人地能力,海州有目共睹,绝没有不升反降的道理!”
姜谦不由感动了,道:“沈大人维护之情,姜某定不会忘。不过沈大人放心,虽然朝中有人也想姜某下去,不过友人说,司马相公对姜某还是颇为肯定,一力维护,在朝堂为姜某说话。而且据说官家对姜某也颇为赏识,听说是从《海州日报》知道姜某之事,也打算让姜某升一升。”
“哦,那是好事呀!”沈欢笑道,“虽然极其不舍姜大人离去,不过如果能升,绝没有让姜大人放弃前途的道理!姜大人,将要到哪高就?”
姜谦苦笑道:“沈大人就不要拿姜某来做玩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是升是降,都还不一定。”
沈欢笑了,他很了解赵顼,那什么从报纸上了解之语,还真有这回事也说不定。赵顼这人很倔强,一旦认定一个道理,很难更改。何况还有司马光这个宰相在说话,看来姜谦升官,是铁板钉钉之事了。现在朝中能左右他们两人意见之人,无非王安石而已。就算他沈欢与王安石身边之人不对劲,王安石也没道理会为了打压一个无关之人卖力得罪司马光或者引起官家的不快。^^^^
“姜大人友人可曾说朝廷有否讨论你地去处?”沈欢关心地问。
姜谦考虑了一下,才道:“虽然不大清楚如何,不过据说官家要破格提拔下官,准备放任到扬州做知州。”
“啊?”沈欢愣了,***,扬州知州,可比他这个海州知州还要风光呀!扬州怎么说都是大宋的大城,比海州这个本来鸟都不拉屎地地方要强多了。能到那里做知州。是地方关于梦寐以求的事儿。
再说了,姜谦本来不过是通判而已,虽然有二号人物的意思,但是品级上比知州要差多了。一下子做上扬州知州,还真有一步登天之意。难道他要说破格使用,也难怪朝堂要争论了。可以想象,这个意思,绝对更多是皇帝赵顼的意思。就算司马光,要提拔姜谦,估计最多也就会找一个小点地州让他去做知州而已。应该还不至于敢让他到扬州这等繁华和复杂之地去。想来也只有赵顼这个有着天马行空地皇帝也会有此主张,还敢拿到朝堂来讨论。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也是可喜的。无论如何,姜谦算是入了官家地法眼。而天下通判何其之多。能让他记住,除了有点才华,还须有点手段。姜谦远在海州,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家知道,除了《海州日报》。还有有什么?也就是说,他们办地日报,已经甚至影响到官家地决策了。甚至可以说,上面所载的观点。已经影响了不少人,至少,皇帝赵顼就成了它的忠实读者!
这是可喜可贺之事。沈欢要办报纸,不就是看准了它舆论的威力吗?现在已经从侧面上体现了它地作用,无论姜谦最后的任命如何,能引起官家的注意,已经是最成功的了!
沈欢大喜着说道:“姜大人。如果最后真是这样。那就真是恭喜了!扬州呀,可比沈某这个海州要好多了!”
姜谦苦笑真说道:“沈大人。事情都还没落实呢,说出去徒惹人笑话。还请暂时不要宣扬,免得最后不是,那姜某就丢尽脸面了!”
沈欢说道:“姜大人放心,朝廷不正式任命,沈某都会守口如瓶。”
“多谢沈大人体谅。”姜谦叹了一口气,“扬州虽好,不过下官还是清楚自己的能力。眼见着海州在沈大人地治理下日渐发达,他日成就功业,不在话下。扬州太过复杂,说真的,下官更多是想留在海州与沈大人一道努力经营海州呢!”
沈欢当然不会把这话当真。当官之人,一生为了什么?还不是升官发财么!而且升官还是放在了最前边,努力了一辈子,兢兢业业,做出功绩,求的就是高位,一来满足自己的心愿,二来这也是肯定自己努力地褒奖。姜谦不过一时感喟罢了,如果真要他选择,当然还会离开自己去扬州做上三品知州!有人努力了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高度,姜谦也实在没有放弃的道理。
好吧,本来还打算交个姜谦更多的事物,现在看来得自己拿回来消受了。如果姜谦真的走了,新来的知州不知如何,估计他的一些计划,得交给底下的官员比如县令去实施了。虽然还不大信任人家,可总不能一些小事也自己上阵去做呀,他不是诸葛哥哥,不想累得吐血而亡。
等呀等,朝廷地任命书终于下来了。姜谦地消息算是灵通,官家真让他到扬州去做知州了。这份任命下来的时候,姜谦人都笑傻了,别人恭贺,他只是笑;别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