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智摩的夸奖和鼓励。
林志远先生他轻咳一声,朗声说道:"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道题目。
请问,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台下的学生们纷纷皱起了眉头,有的同学开始低声讨论,有的则是焦急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
一位戴着眼镜的男生挠了挠头,不确定地说:"是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林志远先生微笑着摇了摇头,表示答案并不正确。
另一位女生紧张地站了起来,她的声音微微颤抖:"难道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林志远先生依旧温和地摇头,鼓励她坐下,继续寻找正确的答案。
最终,林志远先生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徐智摩:"这位同学,你来试试吧,我相信你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徐智摩微微一笑,他的姿态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他清晰地回答道:"下一句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林志远先生听后,赞许地点头:"非常好,这位同学,恭喜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林志远先生站在讲台上,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脸上带着一丝挑战的笑意。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轻松而幽默的语调:"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次的问题稍微有些难度。
请问,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请问,接下来的诗句是什么?"
台下的学生们顿时陷入了沉思,有的同学咬着笔杆,有的则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
一位戴着鸭舌帽的男生试探性地回答:"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吗?"
林志远先生摇了摇头,幽默地回应:"要是种下个红豆,能长出来棵红杏来,那可真是见了鬼啦。"
另一位女生紧张地站了起来,她的手指紧紧抓着衣角,尝试着回答:"是此物最相思,愿君多采撷?"
林志远先生笑着摇头,鼓励她坐下,"很接近了,但还不是正确答案。"
最终,林志远先生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徐智摩身上,他笑着说:"这位同学,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吧?"
徐智摩微微一笑,他的姿态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
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接下来的诗句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林志远赞许地点头:"非常好,这位同学,你再次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随着徐智摩连续三次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林志远先生的问题,台下的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一位戴着运动帽的男生,他的嘴角挂着一丝不服气的微笑,半开玩笑地对旁边的朋友说:"这些问题也太简单了吧,那些答不出来的家伙,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脑子短路了?要是我上,保证一答一个准!"
他的朋友,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幽默地回应道:"得了吧,你上次不是还在问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什么吗?我看你是太自信了,下次还是先复习复习再吹牛吧。"
另一边,一位长发披肩的女生轻声对她的同伴说:"徐智摩真的好厉害啊,每次都能答对,我看他肯定是文学院的隐藏高手。"
她的同伴,一个短发俏皮的女生,点头附和:"对啊,我也这么觉得。不过话说回来,那些没答出来的同学也不必太自卑,毕竟徐智摩可是我们学院的诗词小王子嘛,不是谁都能比的。"
在这些轻松幽默的对话中,同学们的态度各异,有的人自信满满,有的人幽默自嘲,有的人则是对徐智摩的连连称赞。
这些生动形象的交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也增添了诗词大会的趣味性和活力。在这个搞笑而生动的氛围中,大家对诗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林婉清老师轻盈地走上讲台。
她面带微笑,用她那清脆的萝莉音宣布:"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诗词大会已经进行到了精彩纷呈的第三部分。
接下来,将由我们尊敬的林志远先生提出主题,大家现场创作诗词。"她的声音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仿佛在向学生们传递着一股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