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不尽然的。
甚至,到了最后依然没有成功,又该是算谁的?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却无视了无数失败的例子。
甭讲啥未来啦。
哥,先把这个月工资发了呗?
一家老小等着发工资吃饭呐!
吕武开始向葛存提到探索“太原”的重要性,要求葛存从明年起开始熟悉牧业,并且必须学会骑马,怎么去指挥骑兵。
阴氏向北或向西开拓,面对的都会是游牧民族。
目前的游牧民族对诸夏的威胁不大。
这个“不大”的前提是,游牧民族分得太散,内部争斗也厉害。
说白了就是,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单位,老是几百数千面对诸夏数千上万正规军的剿杀,一败再败之下被打得没脾气。
等游牧民族临时团结起来,用数万跟诸夏的数万来交战?
他们都不觉得己方会胜利,又怎么可能去获取胜利。
吕武好像记得有那么一个说法?
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对南面农耕民族威胁变大,主要是游牧民族被强力人物进行打服,形成一个大的群落规模?(匈奴单于头曼)
等游牧民族开始有胆子敢一再南下尝试侵略,是他们完成了内部的整合。(匈奴单于冒顿)
而游牧民族面对诸夏王朝不再心里犯虚,则是因为他们曾经战胜,并将诸夏王朝摁在地上摩擦。(五胡乱华)
讲实话,吕武一开始得知现在诸夏打游牧民族,跟大人打熊孩子没区别,心里着实是老复杂了。
他就纳闷,一样是两条腿打四条腿,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后来渐渐看明白了。
游牧民族一样懂得利用马的机动性,只是相较于后代更加憨一些,不是那么懂打不过就跑的转进战术。
另外一点,就是心态上的问题。
简单通透一些,连自己都觉得必输无疑,怎么去获取胜利?
所以,真不是因为装备的差距。
诸夏的王朝大多数时间是在装备上碾压游牧民族,很少有落后的时候。
人的意志决定战斗力。
精神胜利法真的不是纯粹在忽悠人。
“‘太原’盆地由我主持探索,日后总督建城?”葛存一下子满血复活了!
他一再听家主提起对外探索和开拓的重要性,尤其以“太原”和“河套”是重中之重。
现在,他听到“太原”将由自己负责,瞬间从精神颓废变成充满干劲。
哇哈哈哈!!!
果然俺比茅坪和梁兴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