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君卫衎知道师旷在音乐上的造诣,好心好意安排了一场音乐会,想着让师旷能点评一下。
师旷全然不觉得自己遭到了空前的款待,听了卫国的音乐,当场痛骂是靡靡之音,诅咒卫国要亡了。
卫君卫衎完全愣住了。
他估计没想到自己的高规格接待,得到的会是这样的反馈,回过神来满脸铁青的离开。
其余的卫国群臣与贵族,他们得知师旷干了什么事,脾气暴躁的直接开骂,阴狠一点的都想找刺客。
碍于师旷是晋国使者的身份,杀那是不能杀的。
回国的师旷如实讲述自己在卫国都干了什么事。
他得到了赞扬。
国君也因为那一件事情而接触师旷。
含国君在内,包括得知了的几位“卿”,他们似乎忘了师旷出使卫国是为什么。
师旷得到的任务是去召唤卫国来听从安排,不是让去骂人的。
骂人是骂得爽了。
名声必然也传开。
师旷成了贤人。
卫国有响应晋国的召唤了吗?
没有!
卫国非但没有响应晋国的召唤,还因为师旷的出使让内乱加剧。
原因是卫君卫衎早跟执政孙林父有不小的矛盾。
卫君卫衎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秦楚在蜀地的会盟,让师旷一气就决定去了。
孙林父认为卫国只能依靠晋国,还讲出了很符合现实的道理。
比如,卫国并不与楚国或秦国接壤,却是与晋国当邻居。
哪怕晋国的衰弱已经成为事实?
卫国还是惹不起晋国!
怎么能够舍近求远,又让晋国视卫国为敌人啊!!!
关键是卫君卫衎真的被师旷气得够呛,心里有气根本不听孙林父的劝。
这样一来,卫国国君与执政的间隙越来越多大,几近于无法调和。
知道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引起了什么样的效应,师旷美滋滋地成为贤人,还能时不时地被国君传唤过去讲道理。
几位“卿”或是真心,可能也是假意,表达出了对师旷尊敬的一面。
这、这、这……算怎么一回事?
老奸巨猾的“卿”不可能就那么被师旷蒙蔽了。
他们为什么不追究和处置?
绝对不是因为派出去的使者,除了让曹国听从召唤之外,其余小弟都进行拒绝,才不好处理师旷。
如果吕武知道这么一件事情,会认为那些“卿”在给国君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