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直喊着打到楚国都城去的兵部尚书都忍不住私下和皇帝说,“此时梁楚之间不宜有大战,不然江陵和辽国只怕会伺机而动,就是偏安一方的闽国只怕也会蠢蠢欲动。就算要收服楚国,也该是在大梁兵强马壮之时。”
意思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与此同时,楚国的大臣们也在劝他们的皇帝,“陛下,此次列兵梁境本来就是要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顺便摸清钟家军的底气,现在既已心中有数,何必再胶着战事?”
“是啊,此次出兵收获良多,至少我们知道钟如英在大梁处境不妙,这里面便有大文章可做。”
对于楚国人来说,大梁是大体的威胁,可钟如英和钟家军却是眼前的威胁,每年那些小打小闹伤亡虽不大,但只要一想到钟如英守着洪州,他们就如鲠在喉。
这次他们本来只想趁大梁不注意从钟如英手里撕下一口肉来,守将失利,罪名可大可小,到时候再运作一番,就算拉不下钟如英,至少也损了她的名望,让他们之后手脚可以放得更开些。
谁知效果喜人,他们不仅攻进了梁境,钟如英那边好像也出了事,没有援军也就算了,似乎连粮草都不济。
正是因为查到这些信息,他们才急着增兵边境,想着趁梁帝反应不过来时先占下一块地方来,最好把钟如英和钟家军给灭了。
可惜了……
楚帝也说了,“可惜了,之前试探时间太长,竟没查到她后方出了事,倒让她把救援的消息传了出去。”
“也不知大梁那边是谁在对付她,也是够蠢,若早早给我们传信,我们肯定加快攻势,如今说不定钟如英早死了,大好的形势竟让她逃过一劫。”
“对方可是梁人,那边传过来的消息你敢信吗?”
那大臣一噎,道:“查证一方,确定可信后自然是敢信的。”
“原来我大楚的臣子竟这么厉害了,身在大楚竟可以查到大梁的事?”哼,他都能查到,这是说他这个管着兵部的人不尽心?
“好了,好了,”楚帝止住他们的争吵,问道:“那你们说该如何是好,如今边境如烈火烹油,再不处理只怕真的要发大战了。”
“陛下,大梁的使臣不是还在吗,召见他吧,我想大梁现在也不敢跟我大楚发生大战,他们大梁北境还有辽国呢,听说今日江陵府也不安宁。”
大梁的臣子们也在劝梁帝,“陛下,不如让还在大楚的使臣漏一点口风,我们刚收服南汉大境,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实不宜有大战。”
“也得给钟将军去道指令,约束好将士们,此时不该再火上浇油了。”
梁帝想了想,在一鼓作气和平安求稳中犹豫了一下,问道:“若辽军南下,东北军可能挡住?”
众臣心中一凛,知道皇帝是偏战,纷纷看向上面三位尚书。
吏部尚书出列道:“陛下,我大梁如今可战的将军只十九人矣。”
户部尚书也提醒道:“国库空虚,如今边关的粮草有一大半还是林郡主提供的,陛下,总不能打仗了还叫林郡主给提供粮草吧?”
那样朝廷是真的没脸了,他们都拿了林家多少钱粮了。
皇帝轻咳一声道:“秋收不是快到了吗,夏税也已经开始收了。”
户部尚书就看向工部,工部尚书默默地出列道:“陛下,通往南汉的运河堵塞,今年便要拨款疏通,臣上奏的折子您和户部尚书都通过了。”
通运河的花销可不少,加上日常维护其他水利工程的花费,嗯,今年从户部抽钱最多的除了兵部可能就是工部了。
突然有一种他们这个部门是个肥水衙门的感觉呢。
兵部尚书犹豫了一下,虽然心动,但还是出列道:“陛下,强征大楚,我大梁有六成的胜算,可要是辽军南下,只怕连三成都不到了。”
而且到时大梁还有灭国的危险呢。
梁帝心中的小火苗就熄灭了,他惋惜的道:“那就给钟将军下令吧,让她克制。”
大楚那边也要沟通了。
以往停战协议都很拖沓,但此时边境有个不定时炸弹钟如英,加之大量兵马滞留边关,每一天都是巨大的花销,因此这一次停战协议谈得特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