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道理我都懂。
但你这一大堆的要求,确定跟我没啥仇?!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中国风的问题。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作品。
这一段的四等分中,描写了一个欧洲上层阶级茶桌上,拟人化了的一段剧情。
西班牙舞曲,代表着巧克力,阿拉伯舞曲,代表着咖啡,中国舞曲,代表了茶,最后,以俄罗斯舞曲,奔放欢欣的特列帕克预示着桌上齐舞的热闹。
几乎所有的要求都很类似。
就是“取其意,去其形”。
md**!!
原本这段编舞,在陶紫看来,很简单啊。
就直接搞各自风格的曲子,然后用西班牙舞蹈,阿拉伯舞蹈,中国舞蹈依次,最后用俄罗斯舞蹈结束。
这不就完了吗?!
还可以凸显出各地风情,顺带着传播一点中国文化。
但这人的要求,怎么就拐弯抹角?
“但这样的话。。。。。。”
陶紫气的胸闷,为难到本不存在的淡淡都开始暴痛起来。
“我就只能先考虑舞蹈动作了,舞蹈动作的要求到时候会非常多,你的音乐或许有很多的细节要改!”
“呵,问题不大!”
李少杰一仰头。
“平庸的作曲家才会受限于编舞的诸多要求!!”
“爷不一样,爷是天才。”
“?”
这句话一出,陶紫好悬没被气死。
好奥。
合着你不平庸,我平庸是吧!!
讲真。
在中芭做编舞,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上面的任务多。
李少杰所说的“中国风魔怔人”,实际上大多都出自于上面。
他们不会从艺术的角度以及专业角度考虑,考虑的一切目的都是基于政z目标。
所以,经常会产生各种“中国文化魔怔人”的要求。
强行要自己加入中国元素。
加不了的,也得加!!
因为这个,陶紫属于是。。。。。。又被上面施加压力,又被网友施加压力,又得顶着舞蹈团的压力。
这次好不容易感觉自己能自由发挥了。
陶紫却蓦然的发现。
这个反而很适合加中国元素。
那这个自己擅长啊!!
好不容易有一个能够正经展示自己这么多年研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