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夫人拿过纸笔,递给大良叔,一脸肉疼道:“我家老爷如今正是心灰意冷的时候,家中连长子也伤病了……幼子不懂事。我又是一个妇道人家……”
瑾夫人絮絮叨叨,将自己的难处说得比登天都难,直到众人都不耐烦了方才又道:“老爷他点头了,只是烦请您看在瑾家不容易的份上。这价钱……”
这价钱就多给一些吧?
仙济堂没出事之前,也算得上是京安城的旺铺呢!加上瑾家从不在银钱上便宜病人,更是每日都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要卖了。怎么也得卖出个漂亮价钱才行。
大良叔接过纸笔,沉吟了一会。要说不容易。天下谁都不容易。像瑾家这样毫无仁义的人,欠着这一屋子人的血汗钱。却要求别人去体谅他们的不容易,这可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更何况,自打他说要买铺子以来,瑾夫人从没跟他讲过一句铺子如今的情况……
想到这些,连大良叔这样不理纷争的人都不免有些动气,他甩手在纸上写下一个数目,将纸抵还给瑾夫人看。
瑾夫人满怀期待地接了过来,只见纸上赫然三个大字“五千两”。
“五,五千……”瑾夫人赶紧将那张纸放下,就像纸片会烫了她的手一样!
五千两够干什么的?连买一套首饰都不足!而眼前这个人,居然要用五千两买走一间铺子!这怎么可能!?瑾夫人越想越觉得生气,瑾家现在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只是没了银钱来源而已!翠悲山这些人,不就是靠着几块破田地发了家吗?居然敢这般看不起人!
这铺子不卖了!
瑾夫人将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瑾家的铺子小半年利润都不止这个数了,先生要是来拿瑾家寻开心,那我可就少陪了。来人,送客!将这些人都给我送出去!”
想到区区五千两的数目,瑾夫人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当场就叫下人进来送客。
可随后她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她这样一吆喝送客,门口两个丫鬟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进来。最后还是一个丫鬟“机灵”,说了句“我去找人来”,然后转身跑了……
瑾夫人一屁股跌在椅子里。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么多人上门讨债,又岂是几个丫鬟送得走的?尤其是当这些人知道瑾家卖了铺子就有钱之后……现在就算是官府来人,也未必能将这些人送走了。
瑾夫人肉疼不已,原本贱卖铺子就已经像用刀子割她的肉了,现在还要亲眼看着一群人分吃了这些肉。
她能不疼吗?
可疼有什么用!?人家现在不走了!更何况,连老爷都说要卖铺子了……
瑾夫人咬咬牙,重新拿回那一页纸,死死地捏在手上看了半天,终于抬起腥红的眸子,咬牙切齿地对大良叔道:“八千两!八千两不能再少了,你如是答应,我现在就去给你拿地契,我们这就去官府过手……”
“我不答应。”大良叔摇摇头,“铺子如今上了封条,每日都又人往门口扔烂菜垃圾,铺子里空无一物……再说了,瑾家现在又不是没钱”
“别说了!”瑾夫人几乎是大叫着跳了起来。
瑾夫人没想到对方居然什么都知道,可她现在也顾不上脸面不脸面的,要是让他继续说下去,其他人听见瑾家有钱,明日上瑾家讨债的只怕更多。等到那个时候,瑾家才真的是完了。
瑾夫人握紧的手缓缓地松开,无力地对外吩咐道:“来人,去将仙济堂房契地契拿来,准备车马……”
大良叔也随着起身笑道:“诸位请先行回去吧,等过了今日再来,瑾家至少能拿出五千两银子补偿各位了。”
瑾夫人脚下一滞,恨不得将这个可恶的男人撕碎,可她也明白现在如果起了争执,被撕碎的恐怕只有她和瑾家。(未完待续。。)
第302章 难道不够花
大良叔从瑾家走了的第二日,瑾夫人派人前往翠悲山,想要讨要那五千两银子。
可谁知瑾家的下人却空手而归,只带回翠悲山主人的一句话:“金蜜瓜的货款尚未结清,其数额远不止五千两。所以这五千两,只当是先抵消一部分货款……”
瑾夫人听闻当场摔倒在地,但很快就被人抬了起来——来讨债的人里有几位都是郎中,曾经为了瑾家药堂效力。如今看出瑾夫人想要装病,纷纷掏出银针要为她解忧。
瑾夫人不得已,自己开了妆奁匣子,取出一笔银钱打发了众人。待人散去之后,当晚就发了高烧一病不起。
瑾家几位主子伤残病患占了个齐全,就连少夫人沈怜生产的大事,从始至终都无人问津。
沈幼芙倒是派了人前去打探了一声,她知道二老爷与二夫人心中到底还是惦记,但又怕明着问候会招致沈怜又缠上沈家。在听闻沈怜产下一子之后母子平安,沈幼芙便将这消息告诉了二老爷和二夫人。也算是了了他们最后一点挂念。
沈怜命大,这一点连沈幼芙这个自带主角光环的,都有些自愧不如。
要不是这两日仙济堂就要重新开张,沈幼芙几乎按捺不住要去庙里求高僧给自己加个祝福了。
仙济堂并没动用分毫,就已经落进沈幼芙的腰包。按照之前与齐掌柜商议好的,明面上的事情全部交由齐家药堂去做。而沈幼芙则是只负责让出房契地契,以及让官府撤封。
沈幼芙领着露儿。往府衙去说明情况。县尉大人却早已经等着她了。
原来头一日里,瑾家与大良叔在府衙登基地契的时候。这些大人们就心中有数了。翠悲山究竟是谁的,有关这一点。瑾家无从得知,但府衙的大人们心中还是明镜似的——就算不全都是沈家的,但凭沈七小姐与叶伦公子的关系,早晚还不都是一家的?
于是,沈幼芙果然没费吹灰之力,狐假虎威地领着衙役,前去仙济堂撕了封。又在门前放了一整车的爆竹,引得街坊四邻路人纷纷驻足,当着衙役官差的面。将铺子易主的事情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