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租界最多的城市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银行文件证明勃兰特账户的银钱往来极其频繁,但奇怪的是,缺乏相应的贸易文件。对顽固的勃兰特先生,这是个致命弱点。他既说不清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也说不清它们从勃兰特账户出去之后,又进到谁的腰包。老天知道,这些钱够买下一整幢大厦。勃兰特先是声称他代表一家注册在汉堡的德国洋行,打算在香港或上海购买地产,作为该洋行开辟亚洲事业的第一个重大举措。

在南京,勃兰特先生不断改变供词,起初是鸦片,然后又是军火。第三次口供时——萨尔礼假定这是审讯者第十次转动台钳的齿轮——勃兰特供认,他的那家德国洋行本身也是一家莫斯科贸易公司不为人知的子公司。自从列宁同志发现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仍需通过国际贸易(这一帝国主义的掠夺方式)来采购到足够的粮食,莫斯科一夜之间开办大量这样的公司。

南京的研究小组并不接受这个解释。勃兰特先生不知道,实际上法租界巡捕房从不贸然逮捕外国商人。从两个渠道证实这位德国商人的复杂背景(后来勃兰特承认他的父亲出生于莫斯科,母亲才是地地道道的柏林人)。设置在河内的法国殖民地保安局对当地的激进分子突然袭击,意外获得勃兰特在上海的通信地址。租界巡捕房的政治部一开始还以为勃兰特是泛太平洋工会联盟的召集人。其后不久,国民党在江西省某个县城发动一次不太成功的军事行动,刚建立的苏维埃政府还来不及销毁文件就匆匆转移。文件中提供的线索使国民党军事当局在江西省城展开一连串搜捕,有人在临刑前终于崩溃,供出一两个上海的银行账户。

根据南京送来的口供笔录,在最后一次供述中,勃兰特承认自己是共产国际在上海新成立的一个机构的负责人。这个机构将会领导整个亚洲地区的共产运动。人员、策略,以及——更重要的,金钱,都会从这个机构散发。萨尔礼少校并不十分信任这份供述。它在行文上过分讲究,逻辑相当完美,它更像是一部精心构思之作,或者说,是一份伪装成素材的精致作品,它不断展现出一种貌似草稿的风格,有时语气迟疑,有时突然推翻之前的叙述,大段的涂抹,另起一行,再涂抹,然而关键之处却言简意赅。

尽管勃兰特案卷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在有一点上,参与其事的各方都认为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摆在眼前,那是一个共同的敌人,有计划,有资金,而且组织严密。显然,欧洲(尤其是德国)的运动陷入低潮以后,他们就已调整策略,如今共产国际认为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一环在东方,而埋下炸药,引爆,彻底摧毁这一链环的最佳位置正是在上海。因为它是全亚洲最复杂、最难以管理的城市。

萨尔礼少校与巴台士领事私下讨论时,一致认为也许最好的引爆地点就在法租界。对于租界里一小部分白人——主要是地产投机商人——的想法,领事先生暂时保持中立。但他认为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前不久有一封从巴黎外交部的私人信件通过外交邮袋传递到他手里,在信中,有人用清晰的方式告诉他,外交部希望上海租界当局能够挖掘出一两件引人注目的重大事实,以配合正在愈演愈烈的法苏争端,两国之间的冲突正在从贸易领域扩展到各个方面。

少校脑子里有一根想象之线,正在把最近发生的几起刺杀案件,与一个在亚洲各地贩卖军火的私人公司,以及一位租界里的业余摄影师串到一起。有情报表明,暗杀集团的首领显然具有苏联背景。他觉得机遇之神在朝他耸肩挤眼睛。

这机会的绝妙之处在于,这个薛维世——这个摄影师竟然是他的故人之子。大战期间,薛的父亲和萨尔礼少校在海外军团的同一个连队里服役。那年夏天,他们在潮湿泥泞的战壕里不断抽着少校喜欢的烟斗,薛的父亲喜欢拍照,少校至今还保存有一两张他拍的照片。冬天时他朋友的散兵坑被一颗炮弹击中。他几乎完全忘记这个朋友,直到巡捕房保甲处送来一堆照片,马龙班长事先对这些照片作过挑拣,马龙告诉他这个小薛有一些下流的嗜好。

马龙班长不可能认得出照片上的人,拍照时少校还很年轻,而且衣衫褴褛。夏季军服的袖子被他整个撕下来,那时候战壕里所有人都这么干,因为长期浸泡在汗水里,腋下的皮肤会腐烂发臭。

他没有把这些事告诉领事,部分是由于这中间包含一些纯粹的私人事务,主要原因在于,此刻他的想法还处在尚未成型的模糊状态中。

⑴Pctroff Alexis Alcxeievitch。

十六

民国二十年六月十四日上午八时三十五分

冷小曼感觉孤单。没人给她安排工作,又是接连好几天没人来看她,她有种独守空闺时错觉。昨天晚上她跑到街对面的五金铺打电话给老顾。显然这违反规定,可她实在忍不住。她几乎是带着哭腔。老顾在电话里说,你安心住在那里,明天林培文会来。她简直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夜里也比前几天睡得好。不能怪她像个怨妇,谁都不能整天独自守着个空房子发愣。她起床梳妆打扮,挑选那件薄棉布的格子旗袍,找出一双白色的皮鞋。她打算出门去菜场买条鱼。林培文喜欢吃鱼,培文是她不可多得的朋友,是她在组织里唯一能说点知心话的人。

她拉起窗帘,阳光洒在半个桌面上。她推开窗,早晨的凉风让人清醒。她伸头朝窗外望,陡然一惊,那个家伙站在贝勒路对面。他站在五金铺边上的弄堂口,朝她的窗口张望。那个她几天前看到的人,那个其实更早——在法国邮轮船舷旁她遭遇到的怪人。

她镇定地缩回头,穿上皮鞋。不要去关窗,不要拉窗帘,她对自己说。她想一想,又把昨晚盖的那条薄被晾到窗外,警告自己不要转头,不要朝那边看。

她慌慌张张下楼。她不得不从贝勒路的弄堂口出来,只有这一个出路。她无法判断这家伙的用意,人家告诉她,她的照片刊登在无数报纸上,所有人都可能认出她来。

但在贝勒路和康悌路的交叉路口,她碰到真正的麻烦。

她一眼就看到林培文。白色的帆布西服,手里卷着一本杂志。稍后她才知道同来的有两个人。这会她还没注意到有另外一位同志。让她惊恐的是,林培文跟前站着一个租界巡捕。她立刻就明白,这是抄靶子。动手抄身的是戴笠帽的安南人。他抄得很仔细,像是特别不满意林的那副小开打扮。他把那本杂志拿过去,递给身旁的法国人,但那法国人摇摇头。快结束时他还伸手拍拍林培文的后腰,他停一停,突然伸手过去拍一下,好像他是故意把这个最重要的部位放在抄身的最后一步,好让对方猝不及防。

在路障另一头,华捕翻开黄包车椅垫,起劲地查看那下面的箱子,有人在抱怨,有人在咒骂。他们很快对林培文失去兴趣。挥挥手让他走。

让冷小曼感到奇怪的是,培文没有赶紧离开。他犹犹豫豫,低着头,再次把手里的杂志卷成圆筒状,朝天看看——好像怀疑怎么这样早巡捕就来抄靶子。他朝后望一眼,又用那卷杂志敲敲脑袋,好像想起什么,扭头想要往回走——

——她已举起左手臂,她想朝他挥挥手,但培文根本没有朝这个方向看——

几乎在林培文回头的同时,一声枪响,震耳欲聋,所有人都朝着枪声的方向看去,朝林培文身后看去。

只有冷小曼还在注视着他。他回头——枪声,慌乱中他脚步一个趔趄(那一瞬间冷小曼以为是他中弹)。

顺着贝勒路,有人朝南跑,路人慌张躲避,侧过身子朝狂奔者张望。巡捕们已回过神来,警哨和朝天鸣放的枪声次第响起,几名便衣华捕奔跑着追过去。

逃跑者在开枪,他边跑边扭头,在跑动中改变姿势——侧过身来,换用蹦跳的步法。好像他正在嘲笑身后追赶者,好像他是个捉弄人的顽童。他把身体奇怪地半扭过来,向身后的半空中开枪,显然他是想要制造混乱。

冷小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