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帝国风云3 > 第266部分(第2页)

第266部分(第2页)

这种水下排水量达到一千八百吨的潜艇,能够以十节的速度在通气管状态下航行一万六千公里、在仅用蓄电池的情况下能以四节的速度航行二百四十海里,其最大潜航速度达到了十二节,最大水面航行速度为二十二节。正常情况下,总共能够携带二十八条鱼雷、或者是四十二枚水雷,此外还有一门八十八毫米甲板炮(初期是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的,后来换成了国产的八十毫米火炮)、一门四十毫米高射炮与四门二十毫米机关炮。全艇总共有四十四名官兵,其中军官六人。在没有潜艇支援舰协助的情况下,最大自持力为七十天,而在得到支援后,能超过一百二十天。

问题是,“乌贼”级的造价太高了。

可以说,这是中国海军在大战初期建造的大部分战舰都存在的问题。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大战爆发前,虽然中德关系并不错,但是也并非毫无间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矛盾,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对华援助方面,总会有所保留,特别是在军事技术领域,多多少少都有点吝啬。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基本上只能自力更生,很难及时获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事技术。大战爆发后,这一情况得到明显改观,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始无条件的为中国提供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中国海军从中获益匪浅。结果就是,在新技术支持下,中国海军对大战初期建造的战舰都提出了较高的性能标准,从而使得造价居高不下,难以降低建造成本。

有趣的是,这并非中国海军的问题。

当时,中国陆军与空军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即由新技术堆砌起来的新装备,在造价上都高得吓人。

事实上,这也正是技术吸收阶段的必然结果。

到了大战中期,也就是一九四三年,随着各种先进技术要么已经掌握、要么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各大厂商都已经通过前期生产赚回了技术上的投资,甚至收回了建造生产线的投资,各种武器装备的造价开始直线下降。相应的,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

最初三批“乌贼”级总共只建造了不到一百艘。

虽然与战前的潜艇建造量相比,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但是跟战争期间的建造量相比,这就算不了什么。在德意志第二帝国,7型潜艇建造了八百多艘,而且是在不到三年内完成的。在美国,“小鲨鱼”级建造了上千艘,也是在三年多内完成的。可见,当时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潜艇年建造量都在三百艘以上,几乎每天都有一艘潜艇下水,而中国的潜艇年建造量只有一百艘出头。

到了第四批,“乌贼”级的造价依然没有大幅度下降,产量也就没有得到提升。

主要就是,从第四批开始配备对空搜索与警戒雷达,而且海军还得投资对已建成的前三批进行改进,加装雷达。

到了第七批,因为采用了更好的材料,造价反而上升了一些。

最种,“乌贼”级分为九个批次,总共建造了三百六十四艘。这个数量,即不是世界海军的第一,也不是中国海军的第一。

大概是因为造价过于高昂,而且造船厂无法降低建造成本,所以从一九四四年开始,海军选择了一种稍微小一些,但是造价低得多的远洋潜艇,这就是“沙丁鱼”级,其最终建造数量超过了一千艘,为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潜艇,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小鲨鱼”级。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乌贼”级的造价高,但是性能也非常不俗。

事实上,在一九四四年之前,“乌贼”级是中国海军中,唯一能够从关岛出发,前往夏威夷群岛以东海域执行作战任务的远洋潜艇。也正是如此,“乌贼”级主要部署在中太平洋战区。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充当主力的则是最大续航力仅有一万二千公里的“枪鱼”级远洋潜艇。

也正是如此,第三舰队的潜艇部队才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绩。

根据美国海军的相关记录,在一九四二年初,一艘“乌贼”级还差点干掉了返回旧金山进行修理的“企业”号舰队航母。当时,这艘潜艇在距离“企业”号不到三千米的地方齐射了六条鱼雷,其中一条鱼雷从“企业”号后方大约二十米处通过,差一点就击中“企业”号的舰尾。因为“企业”号仅在珍珠港做了简单维修处理,情况仍然十分糟糕,所以只要被这条重型鱼雷击中,很有可能当场沉没。

有趣的是,中国海军却没有相关的作战记录。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中,并没有提到击沉了那艘中国潜艇。也就是说,在发射了鱼雷之后,那艘中国潜艇肯定逃走了。此外,在当月,中国海军并没有在夏威夷群岛以东海域损失潜艇。

最有可能的就是,那艘潜艇的艇长把“企业”号当成了一艘大型货轮,因此在作战报告中记录的是袭击了敌人的船只,而不是敌人的战舰。

在顾祝同准备率领舰队出战的时候,可以供他调动与差遣的“乌贼”级远洋潜艇总共有三十七艘。

对一次小规模海战来说,这个数量就不算少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艇警戒线

在这三十七艘潜艇中,有二十一艘是从阿拉普港出发的,另外十六艘则正在返回阿拉普港的途中

事实上,对“乌贼”级来说,从关岛的阿拉普港出发,前往夏威夷群岛以东海域作战也十分勉强要知道,关岛到美国西海岸的距离有一万多公里,到夏威夷群岛的距离也在八千公里左右如果需要在战区巡逻二十天,则作战半径不应过最大续航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六千公里左右如果作战半径过了八千公里,那么“乌贼”级在战区的巡逻时间只有短短五天左右

为此,中国海军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当时,关岛的阿拉普港只是潜艇的母港,大部分潜艇在执行完作战任务之后,并不需要返回阿拉普港,只有那些在战斗中受损、或者是达到了维修周期的潜艇,才需要回阿拉普港进行维护与维修支持潜艇作战的主要基地有两处,一是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二是日本北海道的扎幌当然,这两处基地,只有前者在中太平洋战区的管辖范围之内,后者隶属于本土战区

只是,潜艇从马朱罗出发,也需要航行差不多七千公里才能到达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

如果从扎幌出发的话,则能走北太平洋航线,航行大约六千公里,到达美国与加拿大的西海岸附近问题是,美国西海岸地区的主要城市集中在南部,旧金山、洛杉矶与圣迭戈都在南加州而在北部地区只有几处规模不大的港口与海军基地,当时的西雅图还算不上是大城市

当然,这也没有难倒中国海军

在一九四二年初,也就是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后不久中国海军就在硫黄岛东面大约三千公里处,即威克岛北面大约三千五百公里处,设置了一处“潜艇补给站”,定期安排潜艇支援舰前去为潜艇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前往东北太平洋上执行作战任务的潜艇,可以在开赴战场与返回基地的途中,分两次前往该海域进行必要的补给,从而把最大续航力延长三千到五千公里如此一来就算从阿拉普港出发,“乌贼”级也能在夏威夷群岛以东活动二十天到三十天事实上,大部分潜艇只需要进行一次补给,而且都想选择在进入战场之前进行补给在完成任务之后大部分潜艇上的官兵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后方基地,也就不想在返航途中耽搁时间只是,很多时候并非潜艇官兵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主要就是,如果在前往战区的途中进行补给那么在战区的巡逻时间就在二十天左右,而要达到三十天的巡逻时间就只能在返航途中进行补给因为中太平洋战区上的潜艇并不多,远洋潜艇是只有六十多艘,所以指挥官往往会要求艇长尽可能的延长在战区巡逻的时间而且大部分艇长也愿意这么做,主要是巡逻时间越久收获战果的机会就越大结果就是,大部分潜艇都是在返航途中进行补给

对潜艇官兵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原因很简单,某些时候,如果战况紧急,或者是收到了什么重要消息,返航计划就会被取消,潜艇将在完成补给之后返回战场也就是说,潜艇官兵将得不到额定的休整时间,必须继续在战场上作战

在一九四二年,“海螺”号在连续三次补给之后,创造了持续作战部署一百八十七天的纪录这个纪录保持了近二十年,直到第一艘核潜艇服役,才被打破,而“海螺”号的官兵也因此得到集体嘉奖,“海螺”号的艇长还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位核潜艇艇长,创造了包括第一个从海面下穿过北极点、第一个实现环球无补给航行、第一个进行海下发射导弹的多项世界第一

对潜艇官兵来说,在潜艇支援舰那获得补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