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品正闻言,神情有些尴尬。
周书宣也苦笑,“是啊,酒楼是我和品正一手创建的,而顾府连问都没问过我,是否愿意转让,这其中……
固然有顾府仗势欺人的意思在里面,其实,也有我们周家愿意用我的东西去讨好顾侍郎之意。
因为我们家欠了顾侍郎一个大人情,因此上,便想借助我的东西还了这人情债。”
“行了,你少说两句吧。”顾品正终于缓过神来,瞪了周书宣一眼,“瞧你这副死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顾品正欺负了你呢。
你们周家那帮不是人的东西,跟我家那几个心思歹毒的,没啥区别,你是他们家的人,被算计被挤兑,不也是正常?你酸什么酸?
不过,这回好了,酒楼成了叶姨的了,谁也甭惦记了。往后咱们俩啊,就是难兄难弟,相依为命吧。”
笑骂了几句周书宣,顾品正又带着歉意对叶辛夷道,“叶姨,如此这么一来,恐怕会给你带来不小的麻烦。我……我先给你赔个礼,道一声谢了。”
叶辛夷神色一正,淡淡地道,“这个……虽然有麻烦,可也是我自找的,你不必歉疚。
虽然顾侍郎在京城有一定的实力和势力,但是我相信,只要咱们多为朝廷创收创利,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是不会看着咱们被人欺压的,你说对吗?”
一听这话,顾品正和周书宣眼前一亮,忙不迭地点头,“对,对对对。
叶姨你说的太对了,只要咱们能为朝廷出力,赚得金满银满的,哪个敢小瞧了咱们呢?”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叶辛夷眼珠一转,笑道,“既然这酒楼保不住,那就不如送给皇帝陛下。
盈利之后,皇帝陛下吃大头,咱们吃小头,你们说,谁还敢跑来摘桃子?”
顾品正和周书宣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开心笑容。
于是,三个人又带着孙宏民去了一趟镇府衙门,重新做了修改契约。
契约上重新写明,辽州郡府溧阳镇聚丰园大酒楼,新主人叶辛夷,感念朝廷对百姓的宽容之情,感激皇帝陛下的英明庇护百姓之恩德,特将大酒楼更名为恩义酒庄。
恩义酒庄从此以后,获利六成,孝敬皇帝陛下和朝廷,四成为个人所有,生意税费,由酒庄主人叶辛夷全部交付。
此协议一出,乃是大南朝独一份儿。
协议一共分了三份,镇府衙门备案一份儿,叶辛夷留有一份儿,顾品正和周书宣也都存了一份。
然后,由镇府衙门镇厅大人,也是辽阳县县丞张骥起草书写公开告示,贴于各城门口,对外宣告。
至此,聚丰园大酒楼变成了叶辛夷的私人产业,掌大勺和经营者,就是赵五郎赵铭全。
为了酒庄安全起见,孙宏民派了他的手下会拳脚功夫的弟兄,一共十个人,充当跑堂小二和伙计。
当然,薪金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