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国子监的一处别院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考试。
参加考试的总共有一百三十人。
“即将分封的诸侯和他们的继承人,共三十人,分别在这两间考场里。”
“国相和户部大臣各五十人,在这两间考场。”
国子司业赵谦向朱元璋、朱标等人介绍这里的详细情况。
事实上不用他介绍,对这里的情况大家都非常熟悉。
毕竟这个政策就是他们一行人商量出来的。
封国不是划块地给一些人口,就能建起来的。
需要照顾的点可以说千头万绪。
既然要进行大分封,大明就不可能不管后续,那太不负责任了。
所以,各种配套的东西也要准备好。
除了各种必要的启动物资,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
大明的勋贵集团,十有八九都是底层出身,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靠他们治理国家,那简直就是开玩笑,更别提建设一个国家了。
只能大明帮他们建立一套体系。
不是大明不愿意放手,而是没办法,必须要扶着走一程才行。
这也就意味着,诸侯国初建的时候,官僚体系都是大明朝廷指定的。
当然,大明不会一直干涉对方的内政。
诸侯王可以在封国稳定之后,逐步提拔自己的人才,将这些位置替换掉。
但为了防止诸侯王分封之后,太过放飞自我,朝廷规定五年内替换人员不得超过三成。
十年后方可大规模替换朝廷指派的官员。
二十年内,国相和户部大臣必须由中央朝廷指派,二十年后方可自己任命。
国相掌管一国政务,只要他不出问题,封国就不会跑的太离谱。
户部大臣其实就是户部尚书的别称,为了和中央朝廷区分才用了户部大臣的称呼。
一个政府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财政机构。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后,户部已经不单单是掌管钱粮那么简单。
还牵扯到最整个国家的资源分配,以及各种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国相最重要的助手。
只要这两个位置不出问题,再加上大明帮忙组建的行政体系,就能确保一个封国不会大乱。
如此二十年后,这个封国基本就能稳定。
而且他们的继承人差不多也培养出来,可以承担国君的职责了。
到时候再彻底移交权力给他们。
当然了,大明这么做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是防止某些人有异心,刚分出去没几年就忘了本,在政策上和大明渐行渐远。
前二十年由朝廷任命国相和财政大臣,就可以确保该封国能嵌入大明的藩属体系里去。
到时候经济高度和藩属体系绑定,就不怕他们有异心。
从去年确定第一批分封名额之后,朝廷就在国子监组建了一个特殊学院。
专门教授受封的诸侯王如何当国君,同时也对国相和财政大臣的候选人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