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王向亮走过去给两人递过去烟,自来熟地打起了招呼:“这么大热的天在这里能钓上鱼吗?”
那两人大概五十多岁,皮肤黝黑,唯有眼睛黑亮,看见烟忙接了过来,放在鼻尖嗅了嗅,其中一个男人大大咧咧地笑着:“这不算热!这不刚把活儿干完,我们葛俩儿没事儿就来钓鱼,弄点下酒菜呗!哎,你俩是来走亲戚的?”
嘿,正缺理由,这人就现把找好的理由递了过来。
王向亮和陈恕一起蹲在了两人身旁,陈恕指了指王向亮,露出白牙,笑得很朴实:“我俩哟个同事也是你们村里的,正好今天调休,就过来看看他。”
“你们是在城里上班的?你同事谁啊?”男人皱了皱眉,接着又道:“我记得我们村没人在城里上班啊?”说完,还捅了捅一旁的男人,“哎,谁去城里了啊,我怎么没印象啊?”
那男人想了想,毫不犹豫地摇头:“没有,我肯定没有,哎,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陈恕听完两人的对话,还真有点吃惊,难道真的找错地方了,这儿明明就是三台村啊。想到这里,忙问:“为什么你能肯定说你们村没人进城打工啊?”
那男人很自信地点头:“我儿是村委办公室的秘书,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都知道,我没听他说过有人进城打工,如果说前几年倒是有可能,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村子里建了一家水泥厂,给的工钱不比城里少,就没多少年轻人去城里了。”
陈恕和王向亮对视一眼,陈恕直接将那个名字甩出:“不对啊,我那个同事就是说的三台村啊?”
男人坐直了身体,将斗笠往上掀了掀:“你同事叫啥啊?”
“邢衡,有这个人吧?”王向亮回答着。
“姓邢?”男人听完后,想了想,一旁的另一个男人猛地一拍大腿,好似终于明白了过来,笑得满脸褶子:“哎,我知道咋回事了。你们搞错了。我们这里确实是三台村,但绝对不是你同事口中的三台村!”
第44章村子
陈恕和王向亮双双愣住,两人被这句话弄得一头雾水。
男人看着这两人的样子就知道给绕晕了,忙解释了起来:“哎,我嘴笨,没有说清楚,我们这个三台村是2014年新建的村子,你看那个进村的大牌坊还是崭新崭新的。”
“新村子?”王向亮头上的问号越发的大了,他真的是要被这两个人整懵圈了。
男人干脆面对着两个人,打算给这两个外村人好好说道一下:“2014年之前我们这里叫大宁村,村子很小,后来镇里面招商引资,引入了浙江台州的几个老板,他们就打算在这周围建几个厂,但是周围的村子人少地广,大宁村是人多地少,后来市里面考虑到发展,作了统筹规划,将周围几个人口少的村都给合并进了大宁村,但是为什么还是叫三台村呢,那是因为这几个浙江老板都是浙江台州人,又是三个人,就叫做三台村了。”
“那以前的那个三台村呢?”陈恕总算听明白了怎么回事,而后立刻意识到了真正三台村呢?
男人抬起手指往东南方向指了指,两人随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远处是一片被晚霞覆盖的山脉,绵绵延延又朦朦胧胧。
只听见男人的声音忽远又忽近:“那边就是以前的三台村,他们村子里姓邢的倒是很多,我刚才一听你那个同事的姓,就知道你们多半找错地方了,你们要去的肯定是以前的老三台村。”
听完男人的话,陈恕和王向亮总算是完全明白了过来,这兜兜转转的程度简直叫两人叹为观止。两人起身告别了男人,重新前往那个真正的三台村。
只是等两人在真正的三台村下车之后,才发觉与如今的三台村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风传此地先前是要开发,已经被圈进去的地方开始大兴土木,但很多项目起了个地基就无限期停工,绿纱网围着工地,扬土扬尘,陈恕和王向亮在村口的小路上走了不到五十米,脸上头上,蒙了一层黄,像是刚刚火线穿越了沙尘暴。
王向亮嘴里呸呸吐着土尘,眯缝着眼睛朝安静的村子里张望:这里,就是邢衡真正的老家,三台村?
陈恕递给王向亮矿泉水,抹了把脸,眼睛往四周打量了会儿,才发现远处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转头对王向亮说:“哎,那儿有个人,去问问。”
找人打听看似简单,但实则也是门技术活——问多了引人怀疑,问少了挖不到有用信息。王向亮倒是对这是信手拈来,他拧紧瓶盖,抬着下巴,说了声“走”,便和陈恕向着远处那个人走过去了。
走近了一看才发现这是个正拎着散装白酒,晃悠着回家的老奶奶。嘿,要说打听事情啊,最好就是问当地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他们长居于此,每家每户哪怕是一只狗、一只鸡,都能给你把祖宗八代给摸出来,基本上是一打听一个准。
这下,王向亮不打算在绕圈子了,一来这个村子的基本情况在先前已经了解了,二来现在天色渐暗,务农做事的人都在这个时间往家里赶,难保不会对出现在村子里的两个生面孔产生好奇。要是邢衡就在村子里,那就容易打草惊蛇了。最后也是因为时间紧急,不能拖到第二天再来打听,夜长梦多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向亮径直问道:“老人家,邢衡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