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指了指送出的礼物。
拉娜神情带着一丝郑重,接过了李信递来的事物。
她瞬间明白了这些事物的意义。
也十分感激朝着李信示意。
玛雅并不是没有记录文字的方式。
相反他们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很多。
雕刻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用木板,和特制的树叶用来记录。
特殊的颜料他们也有,而且颜色不同,也用来表示不同字句的不同意思。
但玛雅的祭祀发现,这些方法都没有雕刻的石头更加能够抵挡岁月的力量。
木板和树叶都会随着阴雨的天气而腐朽,绚丽的颜料也会在漫长的雨季中褪色。
唯有石刻可以阻挡这些风雨的侵袭。
所有保存在神殿中的珍贵资料都是用石板雕刻而成。
“水……墨?”
李信看着拉娜疑惑的表情和动作,意识到她所传达的意思。
便将那承载着文字的纸张撕了下来。
然后沾上了水。
干涸的墨迹并没有因为水的侵染而散开。
拉娜瞪大了眼睛,神情中充满惊讶。
“水火不侵。”
李信笑着将那湿润的纸张提起,然后将墨在一个凹形的石板上研磨起来。
那石板是他在路上捡来的,正好当作砚台使用。
知识的交流便在这次笔墨使用的教授中开始了。
……
冬季很快在闲适的生活中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了秦政三十三年春。
李信和三个伙伴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
他们需要学习玛雅人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教授给了那位生活在神殿中的女子。
随着相互了解的日益加深,两方逐渐有了一些习惯和观念上的差异。
李信对于玛雅人的祭祀表示不理解。
祭祀则对李信所说的道德很困惑。
其余三人则是更偏向于祭祀的说法,他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往往更加偏向于神明的解释。
李信明白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祭和人殉在大秦仍然时有发生。
甚至更加古老的年代里,这种祭祀方式是主流。
为什么后来没有了呢?
李信想到了商周之争,想起了《尚书》中的些许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