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早田,已经被日本宪兵记录在案了,再冒用他的信息,是有可能暴雷的。
况且他只一个司机,和自己的这次任务,也不匹配,所以是不能再用的。
那就要先解决这个身份问题。
这一次,李白借鉴了在上海的经验,还是去找一家报馆,去弄一张记者证。
李白想,像这次的清乡动员会,一定是要请许多记者到场的,那么自己想混进去,这个记者的身份,就是一块敲门砖。
所以,李白的下一个任务就是,找一家报馆。
这个报馆,还得有点名气的,太不出名了,那是进不了会议现场的。
为了了解哪家报纸的知名度够高,李白来到了一个报刊摊的前面,他直接就问老板:"哪家报社的名头响亮。"
老板看了李白一眼,就对他道:"你想要干什么?"
李白就说道:"我就是想登一个寻人启事。"
老板就拿出一张金陵晚报,对李白道:"这是一家老牌子的报纸,它的读者多,你要是打广告,这个报纸发行的比较广。"
李白当即就买了一份金陵晚报,之后,看了一眼报纸的社址,然后找了一辆人力车,对车夫道:"送我去金陵晚报报社。"
李白采用的这种方式,是最简洁的方式,因为拉脚的这些人,就是一个活地图,他们是哪都能找到的,比你自己用嘴问,要省事好多。
很快,车夫就带李白来到了报社的门前。
李白的异空间里是有日元的,在南京,这种货币是可以用的。
李白就给了车夫一张面额比较大的,车夫直言找不开,李白就说道:"不用找了。"
打发走了车夫,李白走进了报社。
和他在上海一样,他一进来就有人问他:"先生,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李白就言道:"我想登一则寻人启事。"
这名接待,就把李白带到了一位编辑的桌子前,对那个带着眼镜儿中年人道:"刘编辑,这位先生要登一则寻人启事,您接待一下。"
这名刘编辑,就客气的叫李白坐下,问清了他要刊登的内容,以及要登载的时间,并且给李白讲了收费的方式。
李白总结了一下,和上海的大同小异。
李白就开口道:"那就先刊登半个月吧,如果还没有找到,那我就继续续费。"
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操作。
接下来,刘编辑就在为李白写寻人启事的稿子。
这时李白可是没有闲着,他直接就用意识操控把刘编辑口袋里的记者证件,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刘编辑写完之后,让李白过目一下,李白说道:"很满意!"
当即就付了半个月的刊登费用。然后就起身告辞,出了报社。
来到了街上,李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改变成了刘编辑的样子。
有了口袋里的这个证件,李白在南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干任何的事情了。
李白看看手表,发现已经快到了吃晚饭的点了,他就找了一家中档的酒楼,要了一盘盐水鸭,还有一屉蟹黄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