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青藤谷禧干细胞 百度百科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小莲笑笑说:“咋不老,快成黄脸婆了!”

陈小安没有想到,几个月没有认真看过小莲,她的变化竟然这样大!变化得连他都怀疑这女人是那狐狸精转世。陈小安想:“这女人,也太特殊了!都三十四五岁的人了,还这样丰韵、漂亮!这样的女人,给了郑一凡,真是让活活地糟蹋了!特别是当陈小安看到矿管局的那些领导们,一个个都用馋猫似的眼睛看着小莲时,他心底的骚动,愈加厉害。他想:“瞧你们那德性吧!下次,我再也不带你们朝这里来了!”

陈小安边洗澡边陷入了对一件事的回忆之中。

那是他们上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夏季,老师说,同学们都要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这对将来当作家特别有帮助。也是那个老师太认真,谁也没有想到他对日记还要做检查。

检查中就发现了问题。

那天, 一上课,老师的脸色与黑板一张严肃。老师道:“我先讲一下,上周日记中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老师就讲到了小莲的日记。

那个年龄,他们还不会写日记,老师也没有讲过怎样写。大多数同学都以为日记和周记差不多,需要先写一个题目。小莲的日记自然也是这样写。她的题目叫《记一次高梁地里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她记的内容是,一天她和大头魁妞、陈小安、郑一凡四个人,在高梁地里玩摆家家娶媳妇。他们摩仿着大人们的样子,把小莲娶过来,再娶过去。小莲记述的很详细。同时,小莲还记述了自己当新娘的那份感动和羞涩,还写了这件事过后的一些联想。她写道:“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女人为什么那样喜欢做新娘,原来做新娘要有男人们搂着、抱着,爱护着。女人当了新娘,还会生孩子,当妈妈……”小莲的日记最后写道:“我们感到我们的活动特别地有意义!整个活动中,我的心房一直激烈地跳动着。”

老师时断时续,隔行隔段把小莲的日记念完,羞的小莲把头藏到了桌子下边。这时,老师又啪地一声把教鞭拽在那块木质黑板上,然后厉声说道:“注意听,都抬起头,挺起胸!这叫什么有意义,这有什么意义?这简直是混张!”

接下来大家就听到了小莲那嗡嗡唧唧的哭声。

陈小安在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那件事。

陈小安从房间里出来后,去吧台付款,小莲早早地候在那里,小莲说:“一凡说了,不让收你们的钱!”

陈小安笑笑说:“付吧!不付钱,你又要写日记哩!《记一次高梁地里特别有意义的活动》。

小莲听了这话,脸色腾地红了。但她很快说:“你哪壶不开提哪壶!”

攀科长可是个大秀才

十景乡宋王寨村,和槐花乡是同一个县,离槐花乡三十多公里。宋王寨村出了个很感动人的人物,村委主任宋万福,搞煤窑致富后,实实在在地拿出了两千万元,为村民们建设了一个新农村。这件事不仅感动了本村村民和当地政府,同时也成了一条让多家新闻媒体记者眦目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下至村里的老老少少,上至省、市委书记,省人大副主任等政要领导多次到那里视察、参观、学习,宋万福本人,也光荣地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阳春三月,郑镇天随乡里参观团到十景乡宋王寨村参观学习,在那里他有幸认识了县委新闻科的攀大强科长。攀大强先向他们每人发了一张《经济信息报》,然后脸上带着一层厚厚的笑意说:“这是一张国家级大报,记录的都是亚洲风云人物,上面的那篇关于宋万福事迹的长篇通讯,是鄙人写的,大家回去后好好看看,一方面要好好学习宋万福致富不忘乡亲们的动人事迹和美好情怀,另一方面,要从材料、语言运用上,提提建议,对我的写作多加帮助。农村通讯离不开扑实的农民语言,你们都是我最好的老师。争取让我的下一篇通讯,写得更漂亮点!”

郑镇天打开报纸,先是看到了宋万福那张带着和善、精明、睿智的照片,再是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我愿为家乡父老建个新农村》,副标题是:来自安泰县宋王寨村的报道。

郑镇天决定把这篇报道认真看看,回去后好好给大头魁妞和陈小安他们谈谈。他想:“眼下的青藤凹,最需要出一个宋万福式的人物。”

参观结束,郑镇天坐到车里,别人的话题是,听了宋万福事迹介绍,心底如何如何感动!宋王寨村有这样好的带头人,未来怎样有希望等!而郑镇天却明显没有心情说这些,也没有心情听这些!他要认真学习一下攀大强给他的这一份报纸。他想:“报纸上写的,肯定要比他们介绍的详细得多。他还有一种心思,认真看一下攀大强的文章,写的到底咋样?是不是有骨头有肉,让人读起来像啃鸡大腿样有滋有味。当然,他这样想,也是有想法的。郑镇天表面上虽不是那种敢打敢拚的性格,凭他的心计,他也是一个走一步看两步心里想着第三步的人!他戴上老花镜,轻轻地将报纸展开,先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后拿到自己的眼镜底下,一行接一行地读。将近六十岁的人了,读书看报实在不能和年轻人比。加上原本就是小学文化,读起来分外吃力。他从文章的第一行,第一个字,一字不漏,认认真真地读。读着读着,他就被宋万福的事迹感动了。同时,也钻进了攀大强那行云流水般的字眼里。大概是读过了一个细节,他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声:“唉呀,这宋万福的事可真好,这攀科长也可真是个大文豪!人家那话,句句都是实实在在!这宋万福真是不简单!人家当初那条件,人家那气概,人家那胆量!真真是自古英雄多磨难!长在石头缝里的树,木质结实!耐磨!”旁边的人,一下子不理解他这些不照号不着调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于是,有的就跟他开起了玩笑:“郑书记,下次宋万福去见国家领导人,你问一下能不能搭搭他的车?”听到这话,他也不吭。有的还直接问他在感叹啥?他也顾不上回答那么多。直到把通篇文章读完,直到乡党委书记陈大路催他下车,他才说了一句话:“攀科长的文章我是学习完了,写的真好!建议大家回去后,都认真读读!最好拿出当年读《毛选》时的那股劲!”下来车,他一个人走了一段路,又仔细地过滤了一下攀科长的那篇文章。这时,他突然想:“仔细想想,宋万福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其余的事儿,也都一般!看来,人想当英雄,也就是关键的时候,做出那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