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屏风隔出一小间来,只要大人不越界即可。”我淡淡的说道。
对于这个提议,韩珞瑜倒是没什么意见。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跟韩珞瑜多说过一句话。
这场暴风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待第二天,雨停之时,已是傍晚,屏风后面传来一阵迅疾的脚步声。我透过缝隙,悄悄看向外面。
“大人。”士兵朝韩珞瑜行礼。
“何事如此惊慌?”
“探子来报,这场大雨,河水暴涨,湍流迅疾,羌族趁机突破上邑防线,从清潩河顺流而下,此刻十万羌族大军已是驻扎在三里之外的清潩河边!”
韩珞瑜剑眉紧拧,拍案而起:“你速去召集军中将士来我营中商议要事!”
“是!”
那士兵有急急忙忙的离开了营帐。我心中,也是思索着这件事。我担心的自然不是韩珞瑜,只是,如今我和他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若是西山被攻破,我亦不能独善其身。
我早就知道,守城待援,绝非长久之计。却是没料到,这形势,变化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得多。
只是一夜一日的大雨,羌族十万大军便已兵临城下,定是提前有了准备,才能如此迅速的将大批军队带到这西山脚下。我想,这羌族军中定有良将。
我躲在屏风后面,偷听他们商议战略,整个过程中,韩珞瑜并未发表任何意见,那些将士几番争执之后,一致决定——死守城门。
我不禁微微皱眉。
“韩校尉,只等你下令了。”一将士道。
韩珞瑜的剑眉拧得更紧了,他缓缓开口:“我并不认为死守是上策。”
那人又是问道:“那韩校尉的意思是……”
“我认为应当即刻出击。”
一人道:“我认为,两军实力悬殊,出战我们必将伤亡惨重,万万不可,不若死守城门,待援军到来。”
其他人亦是附和。
韩珞瑜沉默了很久,终开口道:“既然这是各位的意思,那我便遵从大家的意愿。”
这些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我再也忍不住,从屏风后走出,“且慢!”
七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我,一人问道:“你是何人?”
我并未回答他:“我同意韩校尉的见解,我们应当即刻出击。”
年长一点的将士满是不屑的说道:“哪里来的黄毛小儿,休得多言!”
竟然说我是黄毛小儿?!我不禁冷笑一声,我肚子里的墨水,可不是你们这些迂腐之辈比得了的。
我也不恼,缓缓说道:“众位应该听说过三国时期,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吧?!如今的形势,与当时情况何其相似,曹魏七千大军对抗东吴十万大军,曹操援兵远在天边,张辽当机立断,主动出击,差点生擒孙权。如今我们有八千人,羌族亦是十万大军,韩城韩大将军如今远在赤水征战,就算他立即派兵支援西山,那也是十日之后。十日之后,恐怕十万羌族铁骑,早已踏平了西山,到那时,即便援军到来,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见众人疑犹不决,沉默片刻,我继续说道:“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时机一过,定是回天乏术。羌族的确利用天时,将大量士兵送至西山脚下,依在下愚见,我们亦可利用天时,趁羌族大军立足未稳,连夜召集精兵,突袭羌族军队,扰其军心,乱其阵脚!”
众将士窃窃私语,不等众人商量出个一二三出来,韩珞瑜站起身来:“吾觉此计甚好,成败在此一举,诸君若疑,吾独自领兵出战!”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那百万雄师中最威严的将军。
面对气场忽然强大的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