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陈立夫和陈果夫在国民党内的具体职务 > 第48部分(第1页)

第48部分(第1页)

但也就在此时,蒋介石派人送给他5万美元,说是作为资助费用,这架势,实际上是赶他快点离台。

蒋介石这一举动促使陈立夫下定最后决心,尽早离开台湾。

临行前,为了顾及各方面影响,陈立夫还是专程去向蒋介石辞行。

蒋介石正好外出没回,宋美龄在家。

宋美龄知道陈立夫要走了,装出十分亲热的样子,送给他一本《圣经》,关切地说:“你在政治上负过这么大的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感到很难适应,这里有本《圣经》,你带到美国去念吧,你会在心灵上得到不少慰藉。

”没想到几句关心的话,倒激起了陈立夫心中无限的怨气,他指着墙上挂的蒋介石肖像,言语低沉,字字含恨地说:“夫人,那活的上帝(指蒋介石)都不信任我,我还希望得耶稣的信任吗?”说得宋美龄一时无话可答,十分尴尬。

1950年8月4日早晨8时,陈立夫偕夫人孙禄卿及一子一女,由台北坐飞机启程。

他将先到菲律宾,再由菲律宾飞往法国,转瑞士,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道德重整运动会议,开完会后,他将寄居美国,在那里度过他晚年的岁月。

这天早晨,到机场送行的有300多人,大多为陈立夫的门生故旧,即CC派同人,也有亲戚朋友,台湾党政要人,这些人中,有的是怀着真心实意的情感来送行,有的是碍于情面,作礼节上的应付,有的则是幸灾乐祸。

总之,300多人的送行场面,既壮观,也热闹。

但对于陈立夫来说,此时此刻,心中多少滋味,却是难与君说,飞机徐徐升起,他望着那逐渐模糊的人群,逐渐模糊的海岛,突然想到了杜甫的两句诗,“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一种孤独感涌上了心头,他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台湾,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他的家乡——吴兴。

。。

死而有憾(1)

1950年8月5日,也就是陈立夫离开台湾的第二天,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替原中央党部职权,挂牌办公。

这样,自1926年以来,第一次没有陈氏兄弟参与的国民党中央机构开始运转。

此时,留在台湾的陈果夫所有的要职都被拿掉,只保留了3个荣誉性的职务:中央评议委员、交通银行董事、中央银行理事。

当然,这些对陈果夫来说,已是无所谓了,因为他已是一步步走近死亡的人了。

最关键的是经济上陷入困境,陈果夫所患的是肺结核与肋膜炎,以及晚年并发的喉结核等,这些病都需要高昂的药费,有些药要到国外去买。

过去权高位重,这些问题自然好解决,现在时过境迁,陈果夫开始体验到捉襟见肘的尴尬。

刚开始,陈果夫自视清高,不肯仰人鼻息,后来,日子一天天艰难,他才不得不放下架子,给交通银行总经理赵棣华写了一封信,叙述了自己的处境后,提出发给自己兼职董事车马费的要求。

赵棣华多年为陈果夫部下,素知他的为人,现在见其亲笔信,知道他实在是困苦不堪,于是亲自将车马费送至府上。

同时请台湾国民大会秘书长洪兰友将陈果夫的窘境转告蒋介石。

蒋介石得知陈果夫状况后,似乎有点过意不去,想到当年陈其美对自己的恩情,也想到二陈兄弟对自己的忠心耿耿,同时也为了安慰一下那一些被踢开的老部下的人心,蒋介石当即给陈果夫批了5000银元作为医疗费,另外还批给一笔特别费用,以作紧急之用。

1950年10月29日,正逢陈果夫59岁生日,蒋介石带着太子蒋经国亲自前往陈家祝寿,并亲切询问病情及治疗情况。

听陈果夫说主要以中医治疗后,蒋介石还劝说“还是西医可靠”,表现出一片关切之情。

尽管如此,陈果夫“郁郁苦不展”的心情还是难以抚平。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再加疾病缠身,他内心极度痛苦,1950年是他最难熬的一年。

为了消磨时光,他想写一本回忆录,将他40多年来的经历与主张,如水利、合作、广播、电影、金融、礼俗、医药、卫生、建筑、计划、经济、教育、人事、个人道德、组织、政治制度、世界大同、CC来源、党务、豪门等分门别类写出来。

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俾世人瞭我心之所向,与遭谤之由来”。

实际上,他是要向蒋介石表白,他是忠于蒋介石,忠心耿耿为蒋介石办事的,希望以此让蒋介石能发恻隐之心,对他陈家另眼相待。

他雄心勃勃,希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这部大型回忆录,但他的病情却是一天天加重。

9月份,吐血一直不能停止,断断续续拖了一个多月。

后经台中陆军医院副院长徐佐周、外科主任王佶、内科主任张协时等到寓所联合会诊,方才止住,但体质已比前大为虚弱。

9月份,张静江在美国纽约病故,消息传来,陈果夫又是一阵感伤,不禁想起当年在上海办交易所时二人亲密相处、大革命时期二人过从甚密的情谊,便勉强支撑起床’,写了一篇《纪念静江先生》的短文,交《中央日报》发表。

不久,他的故友赵棣华、张简齐、俞松筠等相继谢世,更添几分惆怅,不觉有一种“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的感觉,他感到死神也在慢慢向他逼近。

陈果夫虽然躺在病床上,他还是比较注意大陆及海外各方面的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