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妙法莲华经原文全文 > 第13章 第13集(第2页)

第13章 第13集(第2页)

栏楯华盖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这个布施有两种情况:一个叫做布施,一个叫做布施度。我们解释一下它的差别。

你要是学佛以后,心中也没有菩提心,也没有空正见,但是你就一念慈悲的恻隐之心——哦,你看到哪一个众生痛苦了,你把你的东西布施给对方,这个叫做布施。它是一个善法,一个善业,但这个善法并没有把你往佛道带动的力量。它就是让你得到人天快乐果报,因为你缺乏了菩萨种性:菩提心跟空正见。

这以下所说的这些布施,跟我们一般的布施不一样,这叫做布施度。这个度就是波罗蜜,就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发自他的菩提的愿力、发自他的空性的智慧的观照,而产生的这些布施的行为。

这个地方古德是分成三块:一个是舍财,一个舍身,一个舍命。

我们看舍财。方等、般若这些权教的菩萨,经过方等、般若大乘经典的教育以后,开始行布施了。或者以“金银珊瑚”布施。这个珊瑚是热带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它是一种动物,是多群体的结合,就像树枝的相状。“真珠摩尼”就是一种如意珠,古代的如意珠,让你所求如愿。“砗磲”就是大海中的贝类。“玛瑙”它是石英矿石中的一种变体,但它的质地较这个石英较为细致,而且色彩较鲜艳,这是玛瑙。“金刚”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钻石。这以上种种诸多的珍宝,还有“奴婢车乘”或者是“宝饰辇舆”,就是带有珍宝的这些车乘,旁边有很多珍宝装饰的车乘。

那么干什么呢?“欢喜布施。”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回向佛道。”因为权教的菩萨没有安住一念心性,那么怎么办呢?他只能通过回向。就是说,我先创造一个功德,我心就住在这个功德,然后把这个功德再回向无上菩提。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呢?“愿得是乘”,就是成就大乘的波罗蜜。那么佛陀就赞叹“三界第一,诸佛所叹”,这是三界有为诸法当中最为殊胜的。

我们注意看,这以下的六度基本上都有四个字,叫做“回向佛道”。也就是说,权教的菩萨其实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创造六度的功德;第二个,把它回向无上菩提。那么回向菩提跟直趋菩提有什么差别?当然,直趋菩提就是我们《法华经》说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你根本不需要回向,你站在三世诸佛共同的平台——一念心性,观即空即假即中,你修的一切法门不需要回向,直接就是菩提。

套一句咱们净土宗常说的话,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念佛可以往生,那我通过布施持戒修善法也可以往生,那有什么差别呢?印光大师说,念佛往生叫做直接,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它不需要回向。因为你念这句阿弥陀佛,它跟阿弥陀佛是直接感应。直接感应你还回什么向?你不多此一举吗?就是,你已经是“即众生心”,已经进入佛陀的大觉海,你还回什么向?

回向就是说,你本来要到b,但是你到不了b,先到A。先到A,那没关系,我再想办法通过一个方法,把A转成b,就是回向。就是我想要到b去,但是我到不了b,我到不了佛道,我只能成就功德,那我把功德创造出来以后再通过回向。净土宗也是这样,我不能一天到晚念佛,我做做布施、做做义工。但是这个东西如果你没有回向,那就不是往生的资粮,因为它本身不是往生的因缘。

本段经文也是这样。布施本身不一定是成佛之道,不一定。但是如果你通过一个动作,“回向佛道”,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动作是一定要有的。因为权教的菩萨他不能够直趋佛道,他不能站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来修布施,他只能够通过他的空正见跟菩提心来布施,所以必须回向。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这些菩萨用四匹马的宝车。这个车就很正式了,它不是一匹马、两匹马。一旦一个车子是四匹马拉的,这个车子就很尊贵了。或者是“栏楯宝盖”,上面有宝盖的车子;或者是轩饰(古代做官的车子,它是有各种的步辇),珍宝装饰的车子来布施。

这个是财施。

我们看第二个,舍身。

“复见菩萨”,有的菩萨他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他也会遇到特殊情况),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来布施。那么干什么呢?追求无上菩提。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都是舍身。

再看最严重的布施。“又见菩萨”,以“头目身体,欣乐施与”。那等于是舍命了,把头、身体舍出来。那么干什么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回向无上菩提。

也就是说,权位的菩萨在没有接触《法华经》之前,他不能直接契入光明然后再创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创造一种功德庄严,然后再回向菩提,把它往光明的地方带。

菩萨的功德是有六个。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把布施排第一个?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为什么佛陀把布施放在菩萨第一个功德呢?它的理由,佛陀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他说,你如果不布施,你这个菩萨整天就修止观,没错,你的智慧会慢慢靠近佛陀,但是你有一个问题,这个是现实问题。因为菩萨不到涅盘去,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假设他没有求生净土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借假修真,他要借这个五蕴的果报来进行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如果他不修布施,他会堕入到一种非常贫穷的境界,比方说贫民窟。在没有福报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但“贫苦多怨”。因为你是一个凡夫,如果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个性偏激。

其实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大乘菩萨自己很痛苦,却会去关怀别人。很难!你不能对一个凡位菩萨用这么高的标准。所以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萨必须有福报保护。就是你有福报撑着,至少你不能堕入到太过贫穷,否则的话,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后,还不是这样子而已,还会“横结恶缘”。你没有福报,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别人看到你不欢喜,你怎么度化摄受他呢?

所以,两个理由:第一个,你没有福报,可能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为什么走上声闻道呢?他其实痛苦刺激太厉害了,他对三界有一种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离开了。你看声闻人,他不强调布施,因为出离心越痛苦越好,他不差痛苦的刺激。但是你要行菩萨道,对不起,你先要有福报。这是两个不同的路。你要走声闻道,没有布施这回事,声闻道只有戒定慧这三件事情,佛陀并没有把布施放进去。因为声闻道有没有布施差别不大,它根本就不列入考虑。但是你要走菩萨道,布施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有个安稳的环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二个,你必须跟众生结善缘。

那么这个布施的概念是怎么生起的呢?经论上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就是菩萨他养成一种布施的习惯,需要有一种智慧带动。他怎么观察?就是说,我这一生有很多的资财,我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用得到的也就罢了;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布施出去,我死亡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会创造一种来生的财库。

比方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说,森林里面起火了,那么有两户人家做了两个不同的事情:有一户人家就用水去救火,但这个火太大了,最后房子烧了,什么都没有了。他想救火,这个观念错了。有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赶快把里面珍贵的珍宝拿出来。房子烧坏了,但是他珍宝拿出来以后,他到了其他地方又盖了一个房子,继续生活。龙树菩萨说,去救这个房子的是凡夫菩萨,他爱着自己的身心世界,结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菩萨知道他还有来生的生命,他会事先为来生的生命布局,赶快把里面的东西通过布施转成来生的财库。所以,布施的观念就是说,想办法把你暂时用不到的果报换成来生的资粮。你反正还有来生嘛。

你说,欸,我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去你也要福报!我们以后会讲到三辈九品。这个判教,除了智慧,福报也是影响品位的一个因素。就是说,“诸未施财无常灭”,反正你不布施最后你也带不走。那么如果你还有生命在的时候,你通过布施,它会转成一个来生的财库。这个是菩萨布施的概念,把暂时的果报换成未来的波罗蜜、未来的功德。

癸二、问戒

我们看癸二的持戒。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前面的布施是成就福德,这里的持戒是断除有漏,断除有漏的因缘。我们看它是怎么断除有漏?

弥勒菩萨就说,“文殊师利”,就称呼了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到什么呢?我还看到在光明当中有很多的国王。这个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举国王呢?因为菩萨从资粮位开始修学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布施以后,到了资粮位的末段,来到人世间,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做大富长者;第二个,做国王。因为他布施的福德力很大,这个自然招感的。

作为一个国王,他当然是尊贵荣耀。他去亲近佛陀的时候,请佛陀开示无上甚深微妙的法门,佛陀可能跟他讲出世的解脱道或者讲大乘的菩提道。假设佛陀跟他讲出离的声闻之道,那么这个人听到以后,就舍弃了心中好乐的国土(舍弃国土等于舍弃王位了),也舍弃了宫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舍掉,乃至于自己的臣妾奴仆都舍弃了。干什么呢?就剃发出家而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很自然会让菩萨积集广大的福德,他的福报会现前。福报现前以后,有可能会激发菩萨的放逸。一个人没福报,什么事都没有,你不会放逸。有福报的人一旦高慢,他就放逸。放逸以后他就创造很多的生死业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