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妙法莲华经原文全文 > 第26章 第26集(第2页)

第26章 第26集(第2页)

那有人说,欸,这个人念佛生天;那个人修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修慈善事业,也生天!你说“近果说差别”,从近距离来看,你看你们学佛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也生天,他也生天!不要这样讲,请你不要这样讲。外道生完天以后回来,什么都没有,因为他那个法门不是佛陀设计的。诸位你可别忘了,这个佛号是佛陀设计的。你把福报享完回到人间,事情还没完,这个佛号还会引导你生生世世遇到佛法。你会不断进步,直到“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当然,时间多久那我就不知道了,理论上是“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你如果早一点修理观,早一点把这个法门的功德开显出来,那我就恭喜你!你今天跟它耗,就不晓得耗到什么时候。但是这个法门一旦进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没有成佛,这个法门就不会消失。这就是佛陀高明的地方。

刚开始,佛陀会满足你的需求。你说我念佛,我也没有出离心,我是想生天。那也没关系,“近果说差别”,佛陀也不会反对,它会先把它生天的功能开给你,其他就隐藏在里面。这个就是三世诸佛所谓的方便门。就是说,我们只是用了一部分的功能,但是其他功能是潜伏状态。这个就是为实施权。

丑二、明未来佛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句话跟前面差不多。就是说,只要你学习的是佛陀亲口说的法门,前提是这个法门是佛陀亲口说的,你不管是把它操作成生天也好、往生也好,这个法门的能量都没完,它的能量是要你“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的。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佛陀把这个法门真实的功力告诉你。

丑三、明现在佛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个地方也是说明“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的道理,不过这个地方讲得更清楚。就是说,我们虽然修佛陀五乘的法门,但可能我们现在没有修佛的知见,心态还是有所得,没有准备好。那也没关系!佛陀会先满足我们的需求,就是所谓的“多所饶益,安乐众生”。可能我们佛号念到最后,让我们得到人天果报,也没关系。这个佛号会先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但是它会不断地陪着我们,“究竟皆得一切种智”,它还会产生一种引导的力量。这个就是佛陀的设计。就是说,原来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佛陀的法门,力量是如此伟大,就算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它先满足你现在的需求,但是这个法门进入你的心中,它还是会产生力量的,就是所谓的“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子二、结示诸佛出世因缘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这个就是所谓的佛陀出世的本怀。佛陀是“但教化菩萨”,使令众生成就佛的知见,使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乃至于证入佛的知见。就是,所有的法门,其实它的功能都是为成佛设计的。即便我们暂时心态没有准备好,显出了五乘的功德,但是法门的势力没有消失。

壬二、明释迦佛章分五

癸一、开方便为始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所以你看,佛陀设计方便很难的。佛陀的法,它不但要达到这个法门究竟的目的——一定要把你弄到佛道去,它还要让你现在保持欢喜心。就是说,这个方便门是很难设计的。“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我也跟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样。首先,这个方便门要怎么设计呢?“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这个法门多难设计呢?比方说,佛陀要设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他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首先,佛陀来到世间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些跟我有缘的众生过去都干些什么事。佛陀会预知哪些人以后会跟他学佛,甚至于正法、像法、末法时期,这些人心中大方向都遇到什么事情。比方有些人取相,这些人就喜欢在五浊恶世,就喜欢把痛苦的相状取着起来。有些人喜欢取功德相,各式各样的执着。他过去有各式各样的取相。

到了现在,由于各式各样的执着取相,他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希望跟追求。你看,痛苦的人,他就喜欢追求涅盘寂静;喜欢功德的人,他就喜欢——啊,人生难得,我一定要把今生好好利用,积功累德,创造功德,要修六度。就是说,他有过去的执着,就有今生的希望,“随其本性”,他就有未来的期许。他对生命有各式各样的期许,佛陀才有办法设计这些法门,所以才“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也就是说,佛陀的方便门难就难在哪里呢?它的究竟目标要把你送到佛道,但眼前的目标还要满足你的需求。为什么要满足你的需求呢?因为修行不能勉强。什么事情都可以勉强,比如说上班。如果你不喜欢上班,反正你打了卡在那边坐着,就是上班。但是,如果你不喜欢修行,这个没办法勉强了。生命的改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愿意改变。佛陀如果一开始这个设计没有考虑众生的需求,结果,一尊佛出世,讲了很多法却没有人想修,那糟糕了!所以,佛陀创造一种药,这个药可以把你所有的病都治好,他就一定要做一个动作:把这个药的表面放上各式各样口味的巧克力,有草莓的、有香草的,各式各样。就是他会让你喜欢吃。关键在这。

难就难在哪里?他既要通达真实相,又要具足方便门。这个就是佛陀难为的地方。他出世之前都要想清楚了,他今生要讲些什么法,这个法门要满足众生需求的口味,又能够把他带成佛。虽然一开始“近果说差别”,但是要“究竟归一乘”,这个就是佛陀出世说法的一个规划。他要满足众生的希望,众生才会主动地去追求,会把这个药吃下去。

癸二、显真实为终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佛陀一开始为什么要考虑众生的需求呢?因为要先把他怎么样?先引进来!“先以欲钩牵”,最后“再令入佛智”,这个就是方便门两大需求。我不管怎么样,我先把你拉进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可能刚开始给你一些快乐,但是最后究竟都是为了成佛之道,成就中道的智慧。所以,从佛陀角度来看,从佛陀设计法门来说,没有二乘,没有三乘;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就是成佛之道。当然,你把时间放短,我们也可以说它有二乘、三乘,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把时间拉到无量长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成佛。

后面佛陀会讲,佛陀会举许多实际的例子。他说,某某人因为布施,“皆已成佛道”;某某人,“若人散乱心……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说过去有一个人到了寺庙,看到大家拜佛,他用散乱心就随心地合掌——南无佛!这个人已经成佛了。

诸位!佛陀看到这个人是如实看到,就是“近果说差别”。可能这个人散乱心念了这尊佛,他后续没有去修,也没有得到什么效果,但是你别忘了,他把佛号念进去了。经过无量劫无量劫无量劫以后,佛陀看,这个人成佛了!而他成佛的第一个因是什么呢?就是他散乱心称这句佛号,是第一个因缘。你只要有第一个因缘,佛陀就有办法了,他就有办法辗转相续了。

所以说,佛陀的方便门,既要满足现前众生的需求,又要把他带到究竟成佛,这个就是所谓的既要为实施权,又要开权显实。

癸三、举五浊释权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妬,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这讲到方便门,还要考虑佛陀出世的环境。如果佛陀出生在净土,他的方便门就不要那么多,比方说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法,所谓的“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你到极乐世界,享受这么多的身心快乐,你还会追求涅盘寂静吗?不可能。你享受过那么大的功德庄严,你还会追求涅盘寂静吗?那是因为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在娑婆世界受尽了折磨,才会追求涅盘寂静。

所以诸位!法门的开合是:众生环境越恶劣,那一尊佛出世的时候,他不但是三乘,他连人天乘都要开下去。就是,众生的障碍痛苦越多,这一尊佛出世的时候,他的标准越要不断地往下降。不要说三乘,你愿意修慈善事业,佛陀也欢迎。就这样子的。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我们看看为什么。

舍利弗!当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这种环境当中的时候,会讲三乘的法门,因为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什么叫五浊恶世呢?

第一个,劫浊。劫浊是一个总相,五浊的总相。这个劫就是时间。人寿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叫增劫,从八万四千再进入减劫,从八万四千岁一直减到两万岁以后就正式进入了劫浊,就是五浊恶世的开始。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会出现三种灾难:第一个,刀兵。就是在人寿两万岁之前人跟人不打仗的。劫浊开始有刀兵劫。第二个,开始生病,有疾病。第三个,有饥馑。谷物就开始歉收了。这就是进入了劫浊。这是一个总相。

第二个,烦恼浊。进入了五浊恶世,两万岁以下,烦恼开始活动了。两万岁以前,人跟人之间和平相处,也不会贪,地上有个什么宝物人家也不捡的。劫浊开始有贪欲、烦恼了。

第三个,众生浊。众生的色身果报就羸弱了,不堪修行了。你看佛在世的时候,那些比丘很多都没有茅棚住的,晚上就坐在树下。你现在晚上坐树下试试看,你明天就生病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果报体有差了。

第四个,见浊。见浊就是知见。这个五浊恶世的特色,特别是我见,个人主义抬头,我执我见特别重。

第五个,命浊。就是寿命短暂。你已经没有办法长时间修行了。所以到了五浊恶世,净土宗就变成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没有长时间的寿命来修行了。

“如是,舍利弗!”在五浊恶世动乱的时代,“众生垢重”,他的身心变得很粗重,内心有贪瞋的烦恼。因为五浊恶世,这个我执一重,自我意识抬头,他这个有所得心就重。他得的时候就贪爱,失去就嫉妒。这个我执我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一个人,判断他烦恼轻薄,看他我执重不重。我执一旦重,他贪瞋的烦恼活动就重,就“成就诸不善根”。如果只有烦恼,我们只叫不善、恶念;但是这个烦恼又加上我执了以后,那就是根,因为它会辗转相续。就像树,它有根以后,就慢慢地扩大,除非你把它调伏。善根也是一样,它会不断地辗转相续。但是善根是要加上愿力,它才会辗转相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