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诸天也是来赞叹。不但伎乐,而且“雨曼陀罗花”,来供养佛陀跟诸位法身菩萨。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其实佛陀法身常在,所以你不要管佛陀在不在,佛陀其实永远是在的,只是有没有现身而已。
就是说,佛陀其实是永远陪着我们,关键是对有些人现身,对有些人不现身。这以下就说明道理了。那么为什么对有些人不现身呢?看经文第二段。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只劫不闻三宝名
就是说,佛陀的法报二身经常陪着我们,他在娑婆世界,在灵鹫山或其他地方,总是在娑婆世界,“我净土不毁”。那么为什么我们见不到呢?因为我们有这个业力。所以我们见到劫火烧的时候,内心感到忧愁、恐怖,充满种种的苦恼跟忧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是诸罪众生”,因为我们有这个罪业,所以没办法见闻三宝。这个罪业,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毁谤三宝的罪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忏悔。有些人他就是见不到三宝,这个就是有谤法的罪业,谤佛、谤法、谤僧的罪业。这第一个。
我们看得见之因。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如果有些人,他一方面修功德,他能够听闻佛法,信解好乐,而且广修供养,这第一个;而且“柔和质直者”,对三宝有恭敬皈依之心。那么既有出世的善根,又有恭敬皈依之心,那你就能够感应佛陀在娑婆世界现身,能够在娑婆世界说法现身。所以有些人不见,有些人见。但不管你见不见,佛陀都是在,关键在这。
看总结。
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
所以这段总结就是说,“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有些人他就很容易见到佛陀,能够很容易见到佛陀说法。但是有些人就很难遇到佛陀。就是说,佛陀虽然法身经常存在,但是有些人的确是很难见佛。那关键就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善根,还有自己罪业的问题了。
这一段经文等于是总结前面的见佛闻法。我们把它分成四段来说明。
在法身常住的情况之下,大家的立足点是公平的,就是法身是最公平的。诸位!法身,不管你有没有罪业,他永远存在,他不会因为你有罪业就消失掉,不会。法身是佛陀的大悲愿力,“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平等的,非常平等的。那么在同样的平等当中,就产生不平等了,应化身就不平等。有些人见佛闻法,有些人就见不到,他怎么样就是见不到。所以这第一个,有些人能够见佛又闻法,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个人既有皈依心,又有出世的善根。这第一个。
第二种人,他不能见佛,可以闻法。比方说我们,我们没有那种善根见到佛陀,但是我们可以听法。就是皈依不够,跟佛陀的皈依不够,但是我们的善根是有的,所以不见佛而闻法。
第三种人,是见佛不闻法。他生长在佛世,那么他可能做很多的修福、护持三宝的事,但是佛陀的说法对他来说不相应,他也没有去“吃药”,所以他等于是见佛不闻法。
第四种人最糟糕,不见佛、不闻法。佛陀再怎么出现,对他来说,他根本不知道有三宝存在。
我过去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性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他说他有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是一个男众,他是一个将军退伍的,这个弟子基本上没听什么佛法。这个弟子,他从小父母亲就死掉了,所以跟他的奶奶一起长大。后来他奶奶生了癌症。从小失去父母的人对亲情是很渴望的,就是我们说的空缺产生需求,所以他觉得非常悲伤。他悲伤他就到寺庙去。到寺庙以后,有个法师说,你为什么悲伤?他就说了,我从小跟我奶奶一起长大,现在她得了癌症,我什么事都不能做,很悲伤。那这个法师劝他诵《金刚经》。他说,你诵《金刚经》,就求佛菩萨。一个人有皈依心的时候,那这个诵经的力量就不可思议了。
他也没有佛堂,他也不是佛弟子,所以他就弄了一个餐桌,稍微擦干净,就请了《金刚经》,就在餐桌上诵。诵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下午的时候,他突然间看到释迦牟尼佛就在《金刚经》面前现身了,而且他整个餐厅是放大光明,好几分钟,那种金色的光明都没有消失掉。这是见佛了。见那一次佛以后,他奶奶的病果然就慢慢好了,又多活了十五年。就见佛,但是他没有听佛陀说法。后来我问性公师父,后来那个弟子有开智慧吗?性公说没有,他对佛法也没有什么进步,他就见过那么一次佛,很有信心。所以见佛是靠皈依的善根,闻法那就是出世的智慧善根。
那么这段经文是说什么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法报身与我们同在,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见,有些人不见呢?就是我们的善根准备了。就像净土宗一样。你看净土宗,你打开《净土圣贤录》,你要看阿弥陀佛的现身说法,那真的是不平等,真的不平等。有些人念了一辈子佛,他没往生;有些人临命终念佛,他往生了。
就是说,为什么有些人见佛就这么难,有些人见佛就这么容易?这个里面就讲清楚了,跟佛陀没有关系,就是个人的善根因缘准备不同。其实佛陀是永远存在的。
子二、颂总结不虚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那么总结就是说,佛陀的权实二智的智慧,这个光明,就是法身的光明,是照亮无量的众生。佛陀的智慧是永远存在,寿命也存在。“汝等有智者”,应该对此不要产生疑惑。什么“此”呢?就是法身常住。“当断令永尽”,佛语真实不虚。
这整个<如来寿量品>,要讲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要相信法身常住,就好像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经常存在一样。你在佛堂念佛的时候,忆佛念佛,佛陀都知道,他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第一个,法身常住。
第二个,三世益物。只要你准备好了,佛陀一定会为你现身说法的。所以我们对于本门佛、迹门佛,都要深信不疑。这个就是你学<如来寿量品>的两层意思。
癸二、颂喻说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